-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吸收性明胶海绵联合贝复济防止PICC置管穿刺点渗血的应用研究.pdf
现代医药卫生 2014年10月30日 第30卷第20期 JModMedHealth,October30,2014,Vo1.30,No.2O ·3135·
· 临床护理 ·
吸收性明胶海绵联合贝复济防止 PICC置管穿刺点渗血的
应用研究
陈霞萍 ,何 彬 (1.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SICU,浙江杭州310000;2.深圳市南山区人 民医院 ICU,
广东 深圳 517000)
【摘 要】 目的 探讨外周静脉置入 中心静脉导管 (PICC)留置后穿刺点有效止血的方式。方法 选择 2012年
12月至 2014年 1月收治的PICC留置接受化疗的患者 60例 ,随机分为对 照组和研 究组 ,各 30例 。对照组置管穿刺 点使
用无菌小纱布覆盖.3M透明贴膜粘贴及弹性绷带加压包扎;研究纽在穿刺点外喷适量贝复济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
长因子),局部干燥后覆盖吸收性明胶海绵,外用3M透 明贴膜。观察两组患者置管穿刺点渗血情况 。结果 研究组患者
中穿刺点渗血程度 0级 12例 (40.O%),I级 16例(53.3%),Ⅱ级 2例 (6.7%);对照组患者 中0级 3例(10.0%),I级 9例
(3o.0%),Ⅱ级 10例 (33.3%),Ⅲ级 8例(26.7%),两种止血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1)。结论 穿刺点外喷贝
复济并覆盖吸收性 明胶海绵止血效果较无菌小纱布及弹性绷带止血效果好 ,利于局部组织生长,减少敷料更换频率,有
效预防穿刺点感染,延长患者带管时间,增加患者舒适度。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 明胶海绵,吸收性/治疗应用;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doi:10.3969~.issn.1009—5519.2014.20.0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519(2014)2O一3135—02
外周静脉置人 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肿瘤患者用于静脉化 l周 内置管侧肢体勿进行剧烈运动 ,如手臂外展锻炼等 ;患者更
疗药物输入 的重要手段Ⅲ,具有安全、使用周期长、专职护士留置 换卧位或起立、患侧用力时需用另一侧手指按压穿刺点;在PICC
操作和易于维护 的优点 .被医护人员和患者广泛接受 ,但在带管 留置期间不提重物 ,责任护士教会患者密切观察穿刺点渗血情
使用过程 中也不可避免地引起一些并发症 ,其中穿刺点渗血是常 况 ,如有渗血及时告知护士 。研究组每周更换敷料 2次,对照组每
见并发症之一,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患者穿刺点渗血少则 2天更换敷料 1次。
3d,最长达 28d,较长时间渗血可诱发感染,且 降低患者舒适度 。 1.3 观察指标 每班护士均对 PICC置管做好床边交接,观察并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对 60例患者 PICC留置后穿刺点采用贝 记录患者局部渗血情况。0级为正常,24h内敷料有少量渗血 ,渗
复济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 因子 )外喷联合使用吸收性 明 血面积小于1cmxlcm:I级为敷料有少量渗血,渗血面积小于 1cna~
胶海绵粘贴 .止血效果好 ,现报道如下。 2cm,但持续 2~3d;II级为敷料有渗血 ,面积大于 1cmx2cm,且
1 资料与方法 持续 4~5d;Ill级为敷料有渗血 ,面积大于 1cmx2(2111,持续时间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12年 12月至 2014年 1月在浙江大学 大于或等于6d。
附属第一医院行 PICC留置接受化疗患者 60例 ,其 中男 38例 ,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
女 22例 ;年龄 26~72岁 ,平均 (42.6±5.2)岁 ;均经病理检查确诊 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为肺癌,其中腺癌 22例,小细胞肺癌 l8例,胸膜间皮瘤 20例。按 2 结 果
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 30例。研究组患者 研究组患者 PICC穿刺点止血效果优于对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GM-CSF与BZLF1融合基因修饰的重组BCG的构建与表达.pdf
- H7亚型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研制成功.pdf
- HPLC法测定PEG-EPO中丁二酰亚胺的残留量.pdf
- IL-21重组载体的构建及其诱导T细胞活化增殖的研究.pdf
- MDCTE在诊断克罗恩病中的价值.pdf
- Molecular cloning, expression, and anti-tumor activity of a novel serine protease from Arenicola cristata.pdf
- Molecular cloning, express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Sophora alopecuroides lectin from Escherichia coli.pdf
- MSCT多平面重组技术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pdf
- MSCT多平面重组技术在观察PKP术后骨水泥渗漏中的应用价值.pdf
- OBS考虑优先级的突发包碎片可控合并重传算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