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理论发微 -149.
温通法中火针的操作方法中提到“用消毒干棉球轻按针眼,减少其不适”,“当日
不要洗澡,以防感染等善后事项。
总之,《伤寒论》中有关火针的论述,对火针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后世医家对火针的研究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浅论《伤寒论》六经病辨证及针灸治要
许明辉杨继峰
(广西中医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1太阳经病
1.1太阳经之生理特征
太阳包括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经,与手少阴心、足少阴肾经为表里。膀
胱为水腑,小肠为火腑,水腑即寒水之腑,火腑即日光之腑,若无目光,则水纯
为寒而不能气化,《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
太阳寒水之化,一为肾阳之蒸,一为心火之煦。太阳之气,源之于自然之气与水
谷之气,即天阳入肺,经心火历小肠,达于命门,化生元气,旁出腠理毫毛,布
护周身,卫外固表,司“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之职。
1.2太阳经之病证特点
由于太阳经的生理即是寒水化气的生理,以脏腑经络为体,以气化为用,故
太阳之为病,不病经即病腑,不病热即病水,外邪侵袭人体,太阳首当其冲,以
致营卫不和,卫外失职,正邪交争,故出现太阳表证,太阳表证不愈,病邪可循
经入腑,而发生太阳腑证。腑证即里证,有蓄水和蓄血两种证候。蓄水证为表邪
不解,内入膀胱之腑.影响其气化功能,致使水气内停,水蓄不行,主要脉证为
发热,汗出,烦谒,或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小便不利,少腹胀,脉浮数等;蓄
血证是邪热深入下焦,与血相结,临床可见少腹急结,或硬满,如狂或发狂,小
便自利等。
在太阳病过程中,随病情变化,常可见到许多兼证、变证。变证虽不属太阳,
但它能说明疾病变化过程中的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内在联系,故《伤寒论》中
对其论述亦较多。
1.3针灸治要
太阳病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为在表之证,
主要病变在体表营卫,营属阴,卫属阳。外邪侵犯体表时,正气奋起抗邪,正邪
交争便反应为表证。针灸取穴为合谷、迎香、风池、列缺,用平补平泻法以解表
散寒,调和营卫。
2阳明经病
2.1阳明经之生理特征
·150一 仲景医擎求真
阳明包括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经,与手太阴肺、足太阴脾经互为表里。水
谷入胃,赖胃之燥气,以水入则消之使出,不得停于胃中,即谓“传化物而不藏,
大肠为燥金,小肠化物所剩之糟粕移入大肠,得燥金之气,而形成粪便,排出体
外,故而只有始终保持这种胃肠的虚实交替的程序,才符合阳明腑以通为顺的生
理。
2.2阳明经之病证特点
由于阳明之腑均以燥气为其生理特性,燥为体性,气是功用,其必须与太阴
之湿气相济,方能完成其生理过程。若大肠燥气不足则为溏泻,阳明燥气太过则
为结硬。大便不下,即可产生腹满不减,绕脐作痛,疼痛拒按等腹部症状,此为
胃家实的必见之候。由于胃络于心,阳明燥气化实,上扰神明,可出现神错谵语
等表现。因此阳明经病证根据其临床表现不同,一般可分为阳明经热证(经证)、
阳明病实证(腑证),又因脾约或津液内竭,肠道失润而大便硬者,亦归为阳明病
证,同时阳明病证虽以实证热证为主,也有寒证,如阳明中寒证。
2.3针灸治要
阳明病提纲:“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主要病变在胃。胃家是指胃肠而
言;实,“邪气盛则实。胃家实是指邪深入阳明,致胃肠燥热亢盛,以里热实证
为主,胃中燥热之邪未与有形之实滞相结,而弥漫于阳明之经,充斥于表里内外,
即为阳明经证:若燥热之邪与有形之积滞相结,阻结于胃肠,腑气不降即形成阳
明腑证。不论阳明经证,腑证均为胃气不降,实热内结所致。针灸应以大肠俞、
曲池、大椎、天枢、支沟、上巨虚为主穴,用泻法以通腑泻热。
3少阳经病
3.1少阳经之生理特征
少阳包括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经,与手厥阴心包、足厥阴肝经相表里。胆
腑清利则肝气条达,脾胃自无贼邪之患,三焦气机通道亦畅达,水火气机得以自
由升降。足少阳胆内寄相火,手少阳三焦为相火游行之地,故少阳气化即体现出
相火特性。胆为中正之官,而三焦发源于肾系,为原气之别使,主持诸经气化。
少阳两经上下衔接,协调并用,共同主持人之上下气机。
3.2少阳经之病证特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PEP)小学六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Unit 4 A Let’s talk精品课件.pptx VIP
- 2025中级保育师资格考试题库资料及答案(浓缩400题).pdf VIP
- 革命圣地西柏坡七言诗句.docx VIP
- (必会)中级保育师资格近年考试真题题库汇总(300题).docx VIP
- FSSC22000 V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手册 .pdf VIP
- 建筑工程图集 16J914-1:公用建筑卫生间.pdf VIP
- 外研版(2021)中职英语基础模块1 Unit 5 We Have Only One Earth For Better Performance 教案.docx VIP
- 07J912-1变配电所图集.pdf VIP
- 耳鼻咽喉科专科护士授权理论考试试题.docx VIP
- 工程项目保修期的工作安排措施.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