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强教授治喉炎验方二首.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陷、混浊。证属肾精亏损型耳呜。治疗以引火归原、补肾益精。嘱病人在睡前用热水泡双足,用手按摩两足 底涌泉穴,令其发热、用肉桂粉醋调敷帖于涌泉穴,以此引火归原,导其阴阳相交。同时服用益水平火汤日七 剂。7日后复诊,复诊患者诉:耳鸣声白天已停,入夜时偶有,已恢复正常睡眠。嘱病人守上方继续治疗,随 访半年未复发。 转移兴奋灶针法不仅可用于中医耳鼻咽喉科中,还可广泛应用于各科之中,因其选穴简单、取穴方便、操 作快捷等优点值得在临床匕推广使用。 谢强教授治喉炎验方二首 江西中医学院2005级研究生(330006)荆艳君1 吾师谢强,系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业医三十余年, 临床经验丰富,尤其是在治疗耳鼻喉疾病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方,随证应用,每获良效。今举二首治喉炎验 方,以飧同道。 验方一方名:上感清液 组成:北柴胡129葛根159黄芩109薄荷69甘草69桔梗69 功用:疏风清热,消肿止痛,利喉开音 适应范围:急性创伤性喉炎,急性单纯性喉炎 组方原理:本方重用性味苦辛微寒的柴胡和性味甘辛凉的葛根为君药,使其疏邪透表力专,以疏风清热。 臣以苦寒之黄芩和辛凉之薄荷清里透表,且柴胡葛根清上焦风热,并黄芩之解毒消肿,正如《本革汇言》所说: “清肌退热,柴胡最佳,然无黄芩不能凉肌达表。”薄荷可清利上窍、利喉开音,使上窍肿消痛止;甘草甘平,既 可以清热解毒、止咳、缓急止痛。又能扶正护中、通调表里,且调和诸药、缓和药性;桔梗苦辛平,既可开提肺 气、宣通上窍,助君药宣散上焦风热,又能痰排脓,且人肺经引诸药上达病所,共为佐使之药。综观全方,诸药 配合,共奏疏风清热、消肿止痛、利喉开音之功。全方清透并用,以清轻见长,君以辛凉之柴胡、葛根,佐以苦 甘之桔梗、甘草,辛凉清透,通达内外,颇合“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之旨。 验案举例:李某,女,20岁,某公司职员,2005年7月1日来诊。一天前与朋友唱卡拉OK,用嗓过度,出 现声音嘶哑、喉痛、喉干而痒等不适,舌边微红,苔薄黄,脉浮数。检查见:喉粘膜及声带红肿,声门闭合欠佳。 西医诊断:急性喉炎;中医诊断:急喉喑;证属风热犯肺,治以疏风清热,利喉开音。处方:以上感清液(组成见 复,喉痛等不适诸症亦悉除,遂告病愈。 验方二方名:消肿散结利喉饮 69党参159薄荷39生甘草39 功用:软坚化瘀,消肿利喉 应用范围:声带小结、声带息肉、慢性喉炎、梅核气 组方原理:白花蛇舌草性味甘、淡、凉,能清热解毒、活血;浙贝母性味苦寒,能清热化痰、开郁散结;二者 合用为君药,则能清热化痰、消肿开音。金银花性味甘寒,能清热解毒、凉散风热,以助君药之力;生牡蛎咸而 微寒、软坚散结;红花辛温,活血消肿;桃仁苦甘平,破血逐瘀,三者合用为臣药,则活血祛瘀,散结开音。木蝴 蝶性昧苦寒,能清肺开音;香附性昧辛、微苦、甘平,能疏肝理气,此二者相伍为臣则能行气开音。五味子甘、 酸、温,敛肺滋肾,益气生津;党参性味甘平,补中益气,二者共为佐药而益气养阴生津,防止君臣药中活血行 气之品耗气伤滓。生甘草味甘平为使,能缓利咽喉,调和诸药;薄荷性味辛凉,清轻凉散为使,芳香通窍,清利 咽喉。综观全方,共奏软坚化瘀,消肿开音之功。 验案举例:周某,男,42岁,某大学教师,2005年9月5日来诊,自言声嘶Et久,讲话费力,咽部有异物感, 喜清嗓,舌质暗红,苔薄白,脉细涩,检查见:声带、喉粘膜暗红肿胀,有黏液附其上。西医诊断:慢性肥厚性喉 ·250· 炎;中医诊断:慢喉暗;证属血瘀痰凝,治以软坚化痰、消肿开音。处方:消肿散结利喉饮,每日1剂,每日2 次。20天后复查声嘶有所改善,清嗓亦减少,舌淡红,苔白,脉细;间接喉镜下见:喉粘膜、声带有轻度充血。 守原方继续治疗,2月后复查,声音恢复正常,讲话亦不觉得费力,喉粘膜、声带充血消失,随访3月未复发。 针药结合治疗面肌痉挛经验初探 江西省鄱阳县团林乡卫生院(333100)徐洋波 面肌痉挛属祖国医学“筋惕肉明”范畴,最早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传统的针灸治疗多采 用局部与远端取穴相结合的方法。笔者跟随谢强教授临床学习期间,观察老师采用针药结合治疗面肌痉挛, 效果显著,现介绍其典型病案一例,以供同仁参考。 当地医院诊为“面肌痉挛”。给予Vi服地塞米松和复方维生素并结合针

文档评论(0)

baihualong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