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调研报告正文.doc
半导体温差发电器件的应用及市场调研
学生:指导老师:(厦门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厦门 361024)
【摘 要】:随着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全球性的环境恶化和能源危机正威胁着人类的长期稳定发展,各国政府对绿色环保技术的研究与利用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支持。半导体温差发电是一种全固态能量转换方式,无需化学反应或流体介质,因而在发电过程中具有无噪音、无磨损、无介质泄露、体积小、重量轻、移动方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因此备受关注。本文调研了目前半导体温差发电器件的发展现状以及其性能应用,分析了其未来走势,以及提出了一些设想。
【关键词】:半导体 温差发电 现状 设想
1 前言
温差发电又叫热电发电,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发电方式。温差发电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坚固耐用,无运动部件,无噪声,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可以合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工业余热废热用寿命长等优点。可以合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工业余热废热等低品位能源转化成电能。温差发电技术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1]。由于其显著的优点,温差发电在航空、军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美国,前苏联先后研发了数千个放射性同位素或核反应堆温差发电器用作空间、海洋装置的电源。随着化石能源的日趋枯竭,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更加重视温差发电技术在民用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国内温差发电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电器理论和热电材料制备方面的研究,旨在为温差发电器的优化提供理论指导和制备性能优良的热电材料,虽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究还很欠缺,因此研究温差发电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本调研报告的研究内容就是针对市场的一些温差发电有关公司的产品价格等相关事项进行了调研。
2 半导体温差发电器件的温差发电是基于热电材料的塞贝克效应发展起来的一种发电技术,将P型和N型两种不同类型的热电材料(P型是富空穴材料,N型是富电子材料)一端相连形成一个PN结如图1,置于高温状态,另一端形成低温,则由于热激发作用,P(N)型材料高温端空穴(电子)浓度高于低温端,因此在这种浓度梯度的驱动下,空穴和电子就开始向低温端扩散,从而形成电动势,这样热电材料就通过高低温端间的温差完成了将高温端输入的热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过程。单独的一个PN结,可形成的电动势很小,而如果将很多这样的PN结串联起来,就可以得到足够高的电压,成为一个温差发电器。
图1 温差发电原理示意图
塞贝克效应:
1821年塞贝克发现在锑与铜两种材料组成的回路中,当两个接触点处于不同温度时候,在回路中就有电流通过。人们把产生这种电流的电动势叫做热电动势,也叫做塞贝克电动势或温差电动势。要形成温差电动势必须有两种不同的金属材料,并在两端的连接处有不同的温度,如下图所示。Eab是塞贝克电动势,Sab塞贝克系数。因此塞贝克系数不是由一种材料,而是由一对材料形成的。由于所选的材料不同,电位的变化可以是正或负。因此,塞贝克系数不只是大小,而且符号也很重要。
若两种材料是十分均匀的,那么这种电动势的大小就仅与两个接点的温度有关。产生热电动势的原因主要是由于:(1)两种金属的逸出功不同;(2)两种金属的电子密度不同。从而发生电子从一种金属穿过界面向另一种金属迁移,在接点处形成了接触电势,它与温度有关,在两接点温度不相同时,其接触电动势的代数和不等于零,所产生的接触电势差就是热电动势。在两接点温度差不大时热电动势与温度差成正比。
图2塞贝克效应原理示意图
珀尔帖效应:
珀尔帖效应是1834年由法国科学家JeanC. APeltier发现的,即直流电流流过两种不同金属的接点时,在接点处会出现放热或吸热的现象。实验证明:两种不同金属间产生珀尔帖效应是很微弱的,唯有某些半导体材料PN结的珀尔帖效应较为显著。实用的半导体制温差电材料有碲化铅、硅化铁、锑化锌、碲化铋等。目前以碲化铋应用为主,其三元固溶体合金成分为: P型吠吠吠Bi2Te3+SbTe2 和N型吠吠吠Bi2Te3+Bi2Se3
吠焦耳效应(Joule Effect)
单位时间内由稳定电流产生的热量等于导体电阻和电流平方的乘积。
吠傅里叶效应(Fourier Effect):
单位时间内经过均匀介质沿某一方向传导的热量与垂直这个方向的面积和该方向温度梯度的乘积成正比。由于这些因素,半导体热电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尽管如此半导体温差电技术还是在各领域中的应用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特殊优越性。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帕尔帖效应,选用热电效应较高的热电偶构成温差电器件。
图3 (吠傅里叶效应原理实验图)
当直流电通过由两种不同的半导体材料串联成的热电偶时,在热电偶的两端即可分别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如果在放热端安装散热装置,吸热端就能通过吸收热量使吸热端的温度低于放热端的温度,当改变直流电流方向时,吸热面与放热面交换又能达到制热的效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二)细胞部分资料汇编.doc
- (引风机电机)单体调试方案.doc
- (详细笔记)——四级秘书职业资格考试秘书基础知识.doc
- .加热炉及主轧线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
- 2012江苏省公共基础知识A类试卷及答案.doc
- ABBibusKNX系统节能方案.doc
- AECOPDCOPD日培训资料.ppt
- A风机方案.doc
- commentsto机电工程概念方案给排水消防.pdf
- cop_专业销售技巧培训手册.ppt
- 洋葱销售SOP流程及关键动作相关知识测试试卷.docx
- 深度解析《GBT 43841-2024内蒙古绒山羊》.pptx
- 电气设备运维及机械部件相关知识测试试卷.docx
- 深度解析《GBT 43843-2024网络协同制造平台数据服务要求》.pptx
- 思维倾向与开放性自我评估试卷.docx
- 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相关知识考试试卷.docx
- 深度解析《GBT 43844-2024IPv6地址分配和编码规则 接口标识符》.pptx
- 智慧教学整体解决方案(1).doc
- 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治知识及预防措施试卷.docx
- 深度解析《GBT 43845-2024基于扫描氮-空位探针的微弱静磁场成像测量方法》.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