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O纳米线阵列的制备以及SECM表征.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ZnO 纳米线阵列的制备以及SECM 表征 郑晶晶,徐炜,田晓春,汤儆*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 福 州 350002 *通讯联系人:E-mail: jingtang@fzu.edu.cn , Tel Fax: 0591 氧化锌( ZnO) 作为一种宽禁带( 3.37 eV )半导体材料,近10年来已成为纳米 材料领域的一个持续的研究热点。目前ZnO纳米阵列结构主要由液相法、气相法 [1,2] 及电沉积等方法制备 。本文采用直接电沉积方法在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衬 底上制备了ZnO纳米线薄膜[3,4] 。并用存储有HNO 的琼脂糖模板对其阵列化刻蚀, 3 以二茂铁甲醇作为氧化还原电对, 通过循环伏安技术(CV )、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对阵列的结构、形貌、电化学性质进行研 究。结果显示,随着沉积时间的延长,ITO基底的性质由导体向绝缘体性质转变, 通过SECM对ZnO纳米棒阵列成像,修饰有ZnO纳米线阵列的电流密度和ITO基底 的电流密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结果和讨论 利用电化学沉积的方法制备的ZnO纳米线密度、形态随沉积时间的变化而变 化:1-2000s时,ZnO纳米线的密度、宽高比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1000s之前 ZnO纳米结构形态较好,不会呈现过多的倒伏,2000s后,ZnO 的纳米结构发生改 变,形成纳米片、纳米膜状的结构。此外,支持电解质的浓度对沉积速率也具有 影响,低浓度的支持电解质会减慢电沉积的速率。总体来说,最佳的沉积时间为 500s~1000s 。 琼脂糖模板刻蚀出来的图案在溶液体系1mM FcMeOH + 0.1 M KCl中成像表 征,探针为直径10微米的Pt盘电极,探针的电极电位0.5 V,基底电位0 V,扫描 探针针尖直径10微米,SECM工作在反馈模式。由于在ZnO表面,探针检测到的 电流为负反馈,图中绿色区域即电流较小区域,为长满纳米ZnO 的区域,图中黄 色区域即电流较大区域为ZnO刻蚀区域,这是因为ZnO被刻蚀,ITO表面裸露出 来,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探针上的电流为正反馈。使得SECM针尖检测的电流值 增大。 (a) (b) 图1:琼脂糖模板刻蚀后的ZnO纳米线阵列图案以及SECM成像 Fig1 Images of patterned ZnO nanorods on ITO substrates by (a) optical microscopy (b) scanning electrochemical microscopy 参考文献 [1] X. Y. Kong ,Z. L. Wang. Spontaneous Polarization-Induced Nanohelixes, Nanosprings, and Nanorings of Piezoelectric Nanobelts. Nano Letters 3, 1625-1631, (2003). [2] L. Vayssieres, K. Keis, A. Hagfeldt .S.-E. Lindquist. Three-Dimensional Array of Highly Oriented Crystalline ZnO Microtubes. Chemistry of Materials 13, 4395-4398, (2001). [3] L. Xu, Q. Chen .D. Xu. Hierarchical ZnO Nanostructures Obtained by Electrodeposition.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111, 11560-11565, (2007). [4] D. Pradhan, M.

文档评论(0)

baihualong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