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苏探1井储层原油生标特征和成藏分析.pdfVIP

柴达木盆地苏探1井储层原油生标特征和成藏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四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 年 11 月 7-11 日•珠海 柴达木盆地苏探1井储层原油生标特征和成藏分析 1* 1 1 1 2 孙敏卓 , 孟仟祥 ,房嬛 , 王作栋, 谢梅 1. 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 2.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甘肃敦煌736202 苏干湖凹陷位于柴北缘隆起北部,北面为阿尔金山与党河南山南麓的结合部,南临大、小赛什 2 腾山,东南部直抵土尔根达坂山北麓,凹陷面积约 7000 km 。地层发育较为齐全,钻井揭示侏罗系、 古近系及第四系均有发育。地层自下而上为大煤沟组、洪水沟组、路乐河组、下干柴组、中新统上 干柴组、上新统下油砂山组和更新统七个泉组。以往研究表明,该区存在的中生界烃源岩具有一定 的生烃能力,钻井见油气显示,但是多次试油效果均不理想。因此,本文以苏探 1 井储层原油(2536.5~ 2697.0m )为研究对象,从苏探井储层原油有机地球化学和成藏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其生物标 志化合物特征和成藏特征,为该地区油气藏的勘探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苏探 1 井储层原油(2536.5~2697.0m )有机质正构烷烃保存较好,碳数分布为nC12~nC37 ,其 中埋藏深度在2620.67m、3640.57m 和 2697m 的正构烷烃峰型为双驼峰,主峰碳为nC15 和 nC25 ,反 映其母质来源为混源,而其余深度的正构烷烃峰型为单驼峰,主峰碳为 nC23 或 nC25 ,显示其母质来 源以陆源物质为主。由此说明,苏探 1 井埋藏深度在 2620.67m、3640.57m 和 2697m 的储层原油可 能存在母质来源为水生生物的原油充注。研究井储层原油规则甾烷 C27 、C28 和 C29 的相对丰度分别 为 28.05%~36.21%、21.85%~28.86%和 36.21%~48.78% ,埋藏深度在 2620.67m、3640.57m 和 2697m 的母质类型为混源,且水生生物的输入要大于陆源生物,其余埋藏深度的母质类型以陆源生物为主。 苏探 1 井储层原油中 Pr/Ph 比值分布在 1.91~2.77 区间,呈非常明显的植烷优势,反映其形成 于弱氧化到偏氧化环境。萜烷系列化合物中,∑三环/∑五环萜烷比值分布在 0.122~0.425 区间,说 明了其成烃环境为淡水的沉积环境。伽玛蜡烷/藿烷 C30αβ 比值为0.171~0.269,表征了其成烃环境 为淡水到微咸水环境。 所研究的储层原油正构烷烃的 CPI 为 1.122~1.193,OEP1 (nC13- nC17 )和OEP2 (nC23- nC27 ) 分别为 0.975~1.059 和 1.042~1.173,无奇偶优势,呈成熟有机质特征。藿烷C31 22S/ ( 22S+ 22R) 的比值分布在0.570~0.602 区间,均达到了该参数的平衡值,说明苏探 1 井储层原油的演化程度高。 藿烷中 Ts/Tm 均大于 1,也反映了其原油为成熟原油。 苏探 1 井各岩性段样品流体包裹体可见成岩矿物石英次生加、胶结方解石和各种自生矿物。储 集层中主要有两类油气包裹体:一类是赋存在石英内愈合裂纹和穿石英颗粒裂纹中的大量烃类包裹 体。荧光颜色以蓝色-蓝白色、蓝绿色和黄绿色为主(图 1),表明该段储层中至少发生过三期原油 充注。另一类为不发荧光的纯气相包裹体,赋存于储层砂岩穿石英颗粒裂纹和粒间胶结物 (图2 ), 说明该段储层有过一期天然气充注。 在有机包裹体荧光颜色识别的基础上,进行了荧光光谱分析,涉及的主要参数有有机包裹体荧 光光谱的主峰波长(λmax )和红绿熵值(Q650/550 )。对苏探 1 井有机包裹体荧光光谱参数进行了分析, 黄绿色荧光有机包裹体 λmax 为 533~566nm,Q650/550 为 0.53~0.70,蓝绿色荧光有机包裹体 λmax 为 473~482 nm,Q 650/550 为 0.31~0.49,蓝色-蓝白色荧光有机包裹体 λmax 为 450~460nm,Q650/550 为 0.09~

文档评论(0)

xjphm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