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气体分离膜.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章气体分离膜.ppt

* 第九章 气体膜分离 一、概述 气体膜分离过程是一种以压力差为驱动 力的分离过程。在膜两侧混合气体各组分 分压差的驱动下,不同气体分子透过膜的 速率不同,渗透速率快的气体在渗透侧富 集,而渗透速率慢的气体则在原料侧富集 1831年Mitchell 1866年Craham 1954年Bubaker ? Mitchell研究了天然橡胶的透气性,发现 了不同种类气体分子透过橡胶膜的速率不同的现 象,首先提出了用膜实现气体分离的可能性。 ? Craham研究了橡胶膜对气体的渗透性 能,并提出了现在广为人知的溶解—扩散机理。 ? 1950年 Weller等用乙基纤维素平板膜进行空气 分离,得到氧浓度为32%~36%32%~36%的富氧空气。 ? Bubaker等发现硅橡胶膜对气体的渗透速 率比乙基纤维素大500500倍,具有优越的渗透性。 1965年S.A.Stern S.A.Stern等为从天然气中分离出氦。 ? 同年美国Du Pont公司首创了中空纤维膜及其 分离装置并申请了从混合气体中分离氢气、氦 气的专利。 ? 1979年美国的MonsantoMonsanto公司研制出“Prism”气 体膜分离裝置,“Prism”装置采用聚砜-硅橡胶 复合膜,以聚砜非对称膜中空纤维作为底膜, 在其中空纤维外表面真空涂覆一层致密的硅橡 胶膜。“Prism”气体膜分离裝置商业 应用以来,至今已有上百套装置在运行,用于 合成氨弛放气中氢回收和石油炼厂气中氢回收 气体分离膜的主要性能指标 溶解度系数S:表征聚合物膜对气体的溶解能力. 扩散系数D: 表征由于分子链的热运动,气体分子在膜 中的传递能力。 渗透系数P=S.D 用渗透仪可以测定S、D、P 分离系数aij 表征膜对不同气体分离能力的大小。 aij = Pi / Pj 膜材料 分离系数 aij PHe/PN2 PO2/ PN2 PCO2/ PN2 聚二甲基硅氧烷 乙基纤维素 聚乙烯(低密度) 聚苯乙烯 聚碳酸酯 聚氯乙烯 醋酸纤维素 聚丙烯腈 1.19 12.0 5.08 53.0 633 191 97.1 488 1.94 3.31 2.98 6.38 4.7 3.83 3.0 2.0 6.19 25.6 13.0 31.7 26.7 13.0 - 13.3 ? 二、气体分离膜的应用 ? 1. 从合成氨尾气中回收氢 氢的回收率为95%--98.5% 可使合成氨产量增加5% 。 ? 2. 富氧气的制造 利用富氧膜对氧和氮的渗透性的不同,富集氧气。 如:二甲基硅氧烷-碳酸酯共聚物分离系数 aij= 2.3 可得到 35%的富氧 ? 3. 水果保鲜 收获后的水果仍有呼吸作用,吸入氧气,释放CO2。使果 品逐渐劣化以至腐烂。降低环境的氧气含量,提高CO2浓度 是水果保鲜的有效方法。 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膜,使氧气和CO2 进行交换,以使 保鲜桶周围的空气组成为: O2=3% CO2=5% N2=92% 达到保鲜效果 *

文档评论(0)

docinpf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12202040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