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2
PAGE 1
論語學案卷一
(明)劉宗周 撰
○上論
學而第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逺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説悦同樂音洛慍紆問反】 學字是孔門第一義時習一章是二十篇第一義孔子一生精神開萬古門庭閫奥實盡於此 學之為言效也漢儒曰覺非也學所以求覺也覺者心之體也心體本覺有物焉蔽之氣質之為病也學以復性而已矣有方焉仰以觀乎天俯以察乎地中以盡乎人無往而非學也學則覺矣時時學則時時覺矣時習而説説其所覺也朋來而樂樂其與天下同歸於覺也人不知而不慍不□其為天下之覺也故學以獨覺為真以同覺為大以無往而不隔其所覺為至此君子之學也説樂不慍即是仁體孔門學以求仁即於此逗出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弟好皆去聲鮮俱上聲】 孝弟是後天最初一脈為萬化之所從出故學以務本者本此然孝弟之有本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者是也是為良知是為良能於此而反求其本其為天命之性乎孝弟以為仁是務本之學巧言令色以為仁是務華之學務華者根絶故曰巧言令色鮮矣仁巧令之於仁以外面做起安得不的然日亡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省悉井反為去聲傳平聲】 曾子三省不是三項事學以忠信為本忠必證之人謀而始真信必證之交友而始見如曰為君父謀而不忠與妻子言而不信則人或勉焉故曾子獨標此二義於此日日提醒毫無滲漏方是為學問立根基而又從事於傳習之間孜孜不息以進於道則反身之能事畢矣此曾子所以得聞一貫之傳也他日語門人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即忠信也曾子於此正是做一貫工夫以為先三省後一貫者此不知忠恕之旨者也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又曰主忠信忠信之於學要矣哉 宋人有一日三檢點者程子曰不知其餘時做甚勾當予謂檢點著在甚麽處倘檢點處無分曉雖時時檢點成甚勾當
子曰道千乗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道乗皆去聲】 治國之道本天徳以為王道首先敬事而信以成之又漸推開去節用合下愛人有損上益下意力役之征最為民病故又就愛人下抽出言之自敬事推到使民其究以為民而已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弟子之弟上聲則弟之弟去聲】 弟子之學只是古者小學教人之法孝弟謹信愛衆親仁葢生而習之如饑食渴飲家常茶飯不可一日離也迨夫習與智長漸授以學文之功亦所以學此孝弟謹信而推之於愛衆親仁者古者人生六嵗教之數與方名七嵗教以别男女八嵗教之讓九嵗教之數目十嵗出就外傅學書計肄簡諒十有三嵗學樂誦詩舞勺成童舞象學射御此皆餘力學文之事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人必好惡之心正而後行誼敦倫紀篤終身徳業可以臻至久大故子夏論學首以賢賢易色為言賢賢易色可與語立志矣賢賢則必以賢者自待必以賢者自待則必為忠臣必為孝子必為信友凡事都做到徹頭徹底不肯半上半落只此是真人品真學問即未暇到學文之功固已得其本矣然則世有忽畧於躬行而専恃口耳者雖謂之目不識丁可也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無毋通】 威重一章總是實勝之學必先從氣宇檢點起見得學者一種輕浮之習其病道為最深其於學也雖得之必失之何固之有若是者正以心之不存先病於浮也故主忠信要焉纔獨學便須友為輔苐恐以輕浮之心先據人上隨在皆損友也至於學之進步全係遷善改過上做工夫倘用心稍有不實未免姑且因循過去故友曰無友過曰勿憚此忠信之心為之而厚重不待言矣學焉而固為何如哉學之固不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 朱子曰而今人都是臨深以為髙切中學者悦不若己之病人苟有善下之心則隨處皆得勝友其不善者而改之非吾師乎或曰不如己是異已者亦通
曾子曰慎終追逺民徳歸厚矣 聖賢論學惓惓以孝弟為本雖治天下國家化民成俗其道亦不越此故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温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温良恭儉讓五字分明畫出一個聖人須知從何處得來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行去聲】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言終其身也孝子之事親也終其身志父母之志行父母之行何分存沒分兩觀者亦為父子之間未必一徳相仍有時以善繼為志善述為行此其志與行雖出於人子而未嘗不志父母之志行父母之行必至三年無改乃謂之孝則當其親在之日勢未可遽觀其行事矣何也沒且不忍改行要之終身况親在之日乎甚矣孝子之用心苦也 父行未必盡是道在孝子看來則盡是道只為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禮本以節人情之流主於嚴勝苐當行禮之際則委蛇進反稍以人情為遷就而未嘗斤斤焉桎梏於尺寸之間使人望而知畏故人樂從之亦禮意原是如此故曰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