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研究论文 537
10%苯醚甲环唑类等药剂对玉米灰斑病
防治效果研究+
李月秋1 字迎彪1赵艳民1杨德良1董静光1
蹇荣强2 彭嘉喜2 宋文宏3 郑丽萍3 何月秋4”
(1云南省大理州植保植检站,大理6710002云南省巍山县植保植检站,巍山674200;
3云南省弥渡县植保植检站,弥渡6756004云南农业大学,昆明650201)
摘要:笔者于2007年首次在大理州弥渡、巍山、南涧、宾川、云龙等县不同的玉米种
植生态区域,开展了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等类型药剂防治玉米灰斑病试验。结果表明:苯醚
甲环唑类、丙环唑类、戊唑醇类等药荆对玉米灰斑病病菌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防效为
61.54%一71.6l%,以25%金力仕乳油、10%美世颗粒剂、12.5%施力特乳油等药剂在田问
表现更突出。病害发生始期至孕穗期用药2—3次。可达控病增收的目的。
关键词:玉米;玉米灰斑病菌;药荆;防治效果
玉米灰斑病是由玉蜀黍尾孢菌(Cercospora
理州大春的主要粮食作物,特别是大理州山区半山区农民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由于多年
来玉米种植品种结构未从根本上进行调整及高氮肥栽培等主要原因,玉米灰斑病在大理州
为害逐年加重,已成为玉米主产区的首要病害,特别是山区和半山区,给山区玉米生产造
成严重损失。为此,作者于2007年对苯醚甲环唑类、丙环唑类、戊唑醇类等药剂在大理
州弥渡县开展了防病试验,旨在为玉米灰斑病的综合防治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苯醚甲环唑),上海禾本药业有限公司产品;(3)10%美世颗粒剂(苯醚甲环唑),济
南春秋龙生物制药公司产品;(4)45%康顺奇水剂(代森铵),山东富安集团农药有限公
乳油(丙环唑),惠州中迅化工有限公司产品;(7)10%世高颗粒剂(丙环唑),瑞士先
正达作物科学有限公司产品。
1.2试验处理
·项目基金:云南省支撑计划项目(2006NGl9)
163.coin
”通讯作者:何月秋,教授,主要从事植物病害研究;E·mail:heyueqiu@yahoo.哪
538 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
1.3试验及调查方法
试验设在弥渡县密祉乡永和村。供试玉米品种为会单4号。采用随机区组排列,8个
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20m2,共24个小区。试验各处理于玉米灰斑病发病初期开始
喷药,7天后再喷1次药,共喷2次,喷药方法采用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在晴天均匀
x0.2m=4
喷药,用药液量60IM667m2。播种密度0.7m
素作追肥。本试验中耕除草3次,防治玉米蚜虫3次。采用5点对角线调查取样法,每小
区调查5个点,每点调查5株所有的叶片。于玉米乳熟期和黄熟期各调查一次,计算病指
和防治效果。调查采用6级分级法。
玉米灰斑病分级标准:0级:无病;l级:叶片上仅有零星病斑,病斑占叶面积少于
或等于5%;3级:叶片上有少量病斑,占叶面积6%~10%;5级:叶片上病斑较多,占
叶面积11%一30%;7级:叶片上有大量病斑,病斑相连,占叶面积3l%一70%;9级:
叶片基本为病斑覆盖,叶片枯死。
1.4不同药剂对作物的影响
用药后,每天密切观察药害情况,药害采用如下分级标准。一:无药害;+:轻度药
害,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明显药害,可复原,不会造成作物减产;+++:高度
药害,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对作物产量和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严重药
害,作物生长受阻,产量和质量损失严重。
2结果及分析
2.1 药剂对玉米灰斑病的防治效果
除10%世高颗粒剂对玉米灰斑病药效稍差以外,其他药剂均对玉米灰斑病有很好的
防治效果(表1)。经统计分析,药后30天病指与空白对照差异达极显著。
表1不同药剂防治玉米灰斑病效果
·不同的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显著,不同的大写字母表示在0.01水平上显著。
研究论文 539
2.2 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乙酰噻吩在C-%2c6-H-%2c14-%2fCHCl-%2c3-二元溶剂体系中红外光谱研究.pdf
- Pd%2fM-Ce-Zr%2fAl2O3(M%3dY%2cCa%2cBa)密偶催化剂研究.pdf
- 239Pa可能对天体物理研究的论文产生一点影响.pdf
- 《全国中医妇科流派研究的论文》编后思考.pdf
- IT分销企业大客户管理对策的研究.pdf
- DC-SIGN+重复序列区多态性在HIV+感染人群与正常人群变异的研究.pdf
- IPv6技术课程建设研究的论文.pdf
- Li%2fFeS2电池安全性能研究.pdf
- 400万t%2fa选厂提铁降硅研究的论文.pdf
- 螯形二羟基主体分子包结性能和其结构关系的研究(Ⅱ).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