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网络文化传播 ——“数字化生存”时代的文化新形态 绪论 一、什么是“网络文化” (关于“网络文化”的若干种提法) (1)、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沈杰先生将其定义为“是人们在互联网这个特殊的世界中,进行工作、交往、学习、沟通、休闲、娱乐等所形成的活动方式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等方面的总称”。作为一种新兴文化,网络文化综汇了当前大众文化、流行文化的主要特征,受到愈来愈多人的垂青和喜爱。 (2)、为了解网络文化,先了解什么文化。文化是以人类物质创造为基础的一类精神创造,这类创造用技术的和美学的理念表达,以物质的时空存在方式存在。文化的发展受到人类社会物质发展的推动,同时超越现实的物质存在方式。网络文化是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基础的网络精神创造。 (3)所谓网络文化,是基于已建立的网络上产生的现已发展壮大的文化现象所衍生出的一个新生名词.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覆盖范围扩大,网虫数量剧增,网络资源为人们提供的服务日益彰显其重要性,文化这个上层建筑就由萌芽,茁壮,乃至欣欣向荣了.网络文化包括各种信息的急速传播和资源共享,包括各类论坛上的唇枪舌战,包括qq,msn,popo上的眉来眼去,包括email的传情达意,更包括人们沉迷着并快乐或痛恨着的第四维的虚拟空间。 二、“网络文化”成长的条件 ⑴网民新的网络文化思维方式,新的网络美学观念 ⑵网络文化的创造方式 ⑶网络外的资源以及这些资源素材创造的新资源 ⑷新的网络社会出现 ⑸网络技术的进步 三、“网络文化”包罗的内容 “网络文化”包罗万象,我们只能按照个人的品味和兴趣来进行大概的分类: (1)网络原创系列(网络文学、闪客原创系列『 MV 、flash作品等』) (2)网络社区(虚拟社会的打造『“网恋”“虚拟婚姻”等』、BBS营造的数字化“公共领域”) (3)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等产业) (4)传统文化“数字化”后的衍生产物(包括影视剧创作、教育、金融、医疗等生活各个领域) (5)略谈网络法律文化 大众狂欢的新民间话语——网络文学 一、“网络文学”的概念辨析: 关于网络文学的定义莫衷一是,是仅仅限定为“为网络写作的作品”,还是通称“网上发表的作品”,或是规定了某种前卫的、休闲的、聊天式的作品才算具备了网络文学的气质?很难做出对“网络文学”明确的判断。大概只有一点可以得到肯定,即随着网络媒体逐渐成为“显媒体”,网络文学已经凭借其庞大的数量进入了网民们的视野。 ——摘自余岱宗《网络文学》 2000年网易公司()在网上作了一项社会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网民心目中的网络文学具有以下四种特征:(1)通过网络进行传播(2)文字具有网络特征(3)基于网络思维(4)首发在网络上。 概括起来:“网络文学”指采用网络思维的形式,语言上具有网络特征,依赖网络进行传播的网上原创文学。 二、“网络文学”兴起的缘由: 1、“网络文学”:文学新生的可能性 (1)自由、快捷、恣意——网络文学的三大征候 (2)从“纸面文学”到“网上文学”再到“网话文学” 2、游戏的精神: 三、“网络文学”风格的大体分类: 1、与网络时代的生存方式紧密相联 经典作品痞子蔡《第一次亲密接触》 2、小资情调、风花雪月、爱语呢喃的风格体系 经典作品安妮宝贝《告别薇安》 3、暗示某种前卫的风格、俏皮的表达、无所顾忌的语言驰骋、某种叛逆情感的自由扩散以及某种创造文学新世纪的野心。 经典代表作今何在《悟空传》 4、“新写实主义”,以“流水帐”式的叙事手法接近和还原了生活的原生状态(写实范围相当广泛,从乡村农民生活、乡镇里的“边缘人”成长、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土民俗、都市里各种职业各色人等的生活)。 经典作品零之《毕业一年间》,慕容雪村《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等等。 5、接龙小说,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即时性、互动性特点,使文学创作变成一项集体参与的文学活动。 代表作《网上跑过斑点狗》 四、网络文学——“喧嚣的游戏” (1)众声喧哗 在网络文学这个众声喧哗的庞大家族中,要准确的总结出一种大家都接收的相似性是困难的,但从网络文学审美态度的开放性、审美目的的快乐性和审美规则的无序性来看,网络文学和“游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戏谑文本 -网络语言由于其独特的数字化生存形式使得它更加指涉戏谑性,在网络中,繁殖、联想、创新成为带有普遍性的动力方式。 在这种环境中,语言的引伸义、比喻义极度膨胀,语言的“能指”变得繁复,经常滑动,总是割断人们通向“所指”的途径,因而网络文学语言千奇百怪甚至不可理喻,带有戏谑色彩。 如):网络数字爱情密码: 1564335你无聊时想想我;3207778想和你去吹吹风;1487你是白痴; 5871我不介意;678575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