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笔记整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文学 元明清文学 王福鹏 第一章:宋元说唱艺术 教学内容:说唱艺术的产生;宋元话本小说;诸宫调。 教学目标:了解说唱艺术的产生时间;了解话本小说的分类;了解诸宫调。 教学重点:话本小说、诸宫调 第一节: 说唱艺术的产生 1、一般认为说唱艺术直接催生了中国戏曲和明清白话小说。 说唱艺术至迟产生于唐代。 “俗讲”的底本就是“变文”。 日本沙门圆珍所撰《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记》载:“唐土两讲”,“一为俗讲,二为僧讲” 在讲唱的过程中展开一种称为“变相”的图画进行配合,所以其底本就称作“变文”。 2、变文的形式特征,一般是说唱相间,散韵结合。说白用浅近文言,杂有四六句式,唱词主要是七言诗句。 有的以唱为主,如《目连救母变文》、《王昭君变文》等。 有的以说为主,如《降魔变文》、《伍子胥变文》、《汉将王陵变》等。 有些变文只有唱词,如《董永变文》 3“话本”,就是“说话”艺人说话的底本。这是一般的说法。 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本,以及受说话体式影响而衍生的其他故事文本等,后世统称之为“话本”。 “话本”的称谓,可能在唐代已经出现。 第二节:宋元话本小说和诸宫调 1城市经济的繁荣、瓦舍勾栏、说话艺人增多。民间说话呈现出职业化与商业化的特点。 当时的“说话”,有“四家”之说,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载,四家是小说、说经、讲史、合声(生)。 2 小说,以讲烟粉、灵怪、传奇、公案等故事为主; 讲史,则说前代兴废争战之事。 说经,即演说佛书; 合生以演出者的敏捷见长,如“指物题咏,应命辄成”。 3说话四家中的“小说”,有说有唱,而以说为主。小说话本是小说家的底本,通常即被称为“小说”,篇幅比讲史短小,故又叫“短书”。 “讲史”的底本为讲史话本,后又称之为“平话”,一作“评话”。 4文本大体由入话(头回)、正话、结尾几个部分构成。 入话,行话是“权做个‘得胜头回’”, 结尾,“话本说彻,权做散场”之类套话作结 题材:罗烨《醉翁谈录·小说开辟》:“有灵怪、烟粉、奇传、公案,兼朴刀、杆棒、妖术、神仙。” 宋元小说话本中的爱情故事比较多,又往往突出女性对爱情生活的主动追求。 “烟粉奇传,素蕴胸次之间;风月须知,只在唇吻之上” 《碾玉观音》中的璩秀秀 ,崔宁 。《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周胜仙,范二郎 5小说话本的另一突出内容是公案故事。 这类小说话本如《错斩崔宁》、《合同文字记》、《三现身包龙图断冤》、《简帖和尚》等篇 。 宋元小说话本描写细致,生动逼真,叙事口语化、声口个性化、谈吐市井化 。 二 讲史话本 1宋元的讲史话本,又称“平话”,“评话” 。 2现存宋编元刊或元人新编的讲史话本,大多标名“平话”,如《三国志平话》、《武王伐纣平话》等 。现存宋元讲史话本中,宋人编的有《梁公九谏》、《五代史平话》、《宣和遗事》等。 元人编刊的讲史话本,今存元至治建安虞氏刊印的《全相平话五种》,即《武王伐纣平话》、《七国春秋平话后集》、《秦并六国平话》、《前汉书平话续集》及《三国志平话》。 三 说经话本 说经,其原意是演说佛书。今存的宋元说经话本,只有无名氏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取经诗话》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各卷分若千段,数量不等,凡17段。 段均有标题;其末尾必有诗一首或二、三首,总括该段故事内容。揭示佛法无边、信佛则逢凶化吉的宗旨。“话”为主体,演说蕴含佛理的故事;“诗”则是一种辅助手段。 四 诸宫调 1所谓诸宫调,是相对于限用一个宫调的说唱形式而言,其中唱的部分用多种宫调串接而成,其问插入一定的说白,与唱词配合,叙述有人物、情节的长篇故事。而每种宫调,则由若干曲牌联成短套,套曲少则一首,多则十多首。 2鼓子词 用一种宫调连续演唱。 南方的诸宫调主要以笛子伴奏,北方的诸宫调多以琵琶和筝伴奏,故北诸宫调也称“搊弹词”,某些作品还冠以“弦索”字样, 诸宫调又称“话本”。“这本话儿” 。“今日秀英招牌上明写着这场话本,是一段风流蕴藉的格范,唤做《豫章城双渐赶苏卿》。” 第二章:元杂剧的体制和角色 教学内容:元杂剧的体制和角色 教学目标: 掌握元杂剧的体制教学重点:元杂剧的体制 1元杂剧是中国成熟最早的一个剧种。此前已有宋杂剧、金院本、南戏等,但还都没有成熟。元杂剧所有的音乐是北曲,语言是北方中原音乐。 2元杂剧的体制 一、结构:以四折,通常外加一段楔子为一本,表演一个剧目。 一“折”意味着一个故事单元(同时也是一个音乐单元), 四折之间,大多表现出情节起、承、转、合的变化。 楔子是指对剧情起交代或连接作用的短小的开场或过场戏,可放在开头,也可放在中间。通常只用一、二支曲子,不用套曲,也不限由何角色演唱。 二、唱词和演唱特点:每一折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组成,并一韵到底 。 四折可以选用四种不同的宫

文档评论(0)

guj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