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徽州民间契约中的稀见文本研究
徽州民间契约中的稀见文本研究
田 涛
(上海政法学院)
我们在徽州调查和采集契约标本的过程,发现并且征集到一些不能直接分类到买卖、租赁、典
当乃至婚姻和继承类的契约中,如宗族建立族规、加强地方治安、清理户口文约、乡村建立禁约、
宗族争产、诉讼前盟约等契约文书。这些标本非常独特,其中包括“共议族规”、“遵行保甲灶丁制
度固守地方文约”、“看守抽分劳务合同”、“议族会章程”、“换地文约”、“禁约”、“争产盟约”、“清
理户册文约”、“诉讼前盟约合同”、“保祖产族规合同”、“关书”等等,属于徽州地区民间契约中比
较稀见的文本,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这类契约大多数使用“合同”、“文约”、“盟约”等名称,其
形式和徽州地区其他民事契约基本相似,但参与契约建立的当事人数字明显增加。又据契约中文字
记载,这类契约带有“公众共同订立”色彩,和常见的买卖、借贷类契约有着明显区别,且民间存
量较少。由于这类契约内容复杂,涉及的范围较广,且具有一事一议的个性特征,内容差异性明显,
因此其文本均为纸本,墨笔书写,大部分具有乡村或者宗族公众订立的特征。但一般适用的地理环
境相对狭窄,仅在宗族或者乡村内部具有约束力。建立契约时涉及到的当事人较多,具有强烈的公
开属性,因此与民间个人隐私较少关联,这类契约流传虽然不广,但绝大多数保存状况良好。在调
查中发现,这类契约多保存在宗族祠堂或者族长及其后裔手中。
(10一1一无编号)嘉靖二十五年(1546)琳公支下子孙洪澜等三房共议合同族规(歙县)①
歙南洪源立合同以遵祖命,以一众心,琳公枝下咨询洪澜等,切见祖至琳公生吾先父叔三,孟
太祯公字惟诚,又字克恒,仲太时公字惟中,又字克用,季太佑公字惟敬,又字克枝,分三源册立
三户产有众存,祖户季子惟敬公承焉,众业契税咸附掌之,故业众而税不可均也,至今传承保守皆
无异议。至吾等澜、沐、容、澍。惟诚公四子也,淮、浃,惟中公二子也,滢、湘、瀚,惟敬公三
子也,干时惟敬公长子滢已先世矣,有嗣嗣焉,是三分而今九矣。观此一祖而来,仅及三世,盛至
多人,其后预可知其孙裔之愈盛愈多也必矣。昔祖皆子父叔曾置有业地,成构有厅堂,设有膳茔田
产,遗有祖坟山地,分有火佃屋舍,余及应项物仪,遗授子孙述守。吾等在分兄弟,若不立法画处,
日后人多心异,上无成规,下何所法。贤愚辨别,不无同异于中,渐尔弊生无制,是非先人置遗之
非,诚继者立法不谋之罪。予等于是议将应众事宜条书于合同簿内,以今一定之规,宝传百世无异,
编簿三扇合同押号,悉载详明,一使便知分法:二则遵例奉行;三以有定法度,畏守而不敢肆犯;
四得保全先志而力愈供承;五治无妄移易,犯之坐以罪刑。簿付分法轮掌外,立合同以杜弊匿,以
警众心。遵者推为贤后,逆者众因治置之,死亦不抵命论情。世世相承无异,承为贤子贤孙,谨立
合同一样本,各收一本,永远照行。
计开
一、厅堂一所,并地业三大分,子7vJ,世世相承,毋许内外更易等情,违者虽未奉公法,众议应否由
治以死,亦不偿命。
一、厅前空地及塄等,所存巷路非经众公相议举,亦不得私妄内外更易等情,违者治以违祖命不孝
论罪。
一、众应有各处,远近祖坟、山地及在山荫木,及厅前朝山等项,在分子孙咸知保守,不得公私内
外变易构势侵害等情,违者治以害祖不孝论罪。倘未及鸣公而时治之死,不在抵命之论。
一、众先今遗置膳茔田地山塘产业,及火佃住屋应有等项,其间遇有更易,必众公相酌议,多众明
决,然后敢可更易,不许少人私擅主为致起争端,内相情愿交易,容可也必明言处,否亦不许。投
作者简介:田涛,上海政法学院教授。
o本文中的标本序号为调查时原有的分类记录,标本的标题为编者所加,括弧内的地点为契约的发现地。按明清时
期徽州的地域,将现在隶属江西的婺源县,仍归入徽州。以保持原有徽卅I地域环境的完整性。标本中的异体字已
经改为标准简体字,个别模糊不清的文字或者无法辨识的文字,用a表示,原有明、清、民国时期的纪年.用括
546)。标本中的其他部分为了保持原貌未作改动。
号内加公元表示,如嘉靖二十五年(1
中国法律史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暨2009’年会会议论文集
献外人,图得挟众,如有此等者,经公是减膳祀,以不孝治罪。分下子孙,不许为之代赎,则必尽
力攻敌,杜此,则外人焉肯谋得而致争于人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