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目前西医采用抗组胺药、减充血剂、皮质类吲醇类药治疗具有一定的控制症状的效果,但难
于根治,且久用易产生不良反应,有的会出现药物耐受性。AR中医属“鼻鼽”范畴,早在《内
经》中就有有关“鼽、衄”的记载,历代以米积累了治疗此症的无数验方,其中不乏疗效卓著者。
因此,从中草药中寻找既有长期稳定疗效、副作JI{{J义少的药物,己成为近年来医学上探索的一个
热点。根据中医理论作整体调整,从根本上改善人的体质,从而达到控制疾病,减少及预防复发,
具有巨大的潜力。
张重华教授是卫生部及国家中医药局批准的500名中医学术继承班导师之一,从事中西医结合
耳鼻喉科临床医教研:亡作四十余年,根据中医传统理论结合多年临床感受分析,他认为“鼻鼽”
之症,其成因不仅仅是肺气虚寒,从喷嚏频作、清水样鼻涕涟涟、多数有长期应用激素和抗过敏
药史,还多伴有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舌淡胖,苔白而润,脉细、重按无力等表现,除了肺气不固,
患者尚存在脾肾亏虚,是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尤其。肾阳虚衰为发病之根本,治疗时宜温
肾、益肺、健脾同用,常以黄芪、白术、仙灵脾三药并进。 “扶正止鼽汤”是张教授经过多年临
床经验而提炼总结出的治疗AR的验方,由仙灵脾、黄芪、炒白术、蝉衣、煅牡蛎等九味中药组成,
具有补肺温肾、益气固表、祛风散邪、收敛固涩作用。2002年我们曾作了60例扶正止鼽汤I临床治
疗非盲法对照观察,结果是:显效31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85.0%:以56例辛芩颗粒为对照组,
显效28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80.4%。经统计学处理二者无差异(p0.05)①。且中药制剂治
疗AR显示疗效比较巩固,对西药无效者也多有效,故深受病人欢迎。
传统的汤剂从配药、煎药到服药都有诸多不便,不能适应临床发展的要求。而目前市场上治
疗AR的中成药很少,辛芩冲剂是目前唯一通过国家批准的治疗AR的中成药,远远不能满足实际
需求。本研究在“扶正止鼽汤”煎剂既往取得较好疗效基础上,将剂型制成无糖颗粒型,再与辛
芩颗粒作了临床疗效双盲对照观察,结果显示扶正止鼽颗粒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85%,稍高于辛
芩颗粒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5%),但经统计学处理,二者无差异(pO.05)。本次临床研究增
强了上次观察结果的可靠性。我们还通过动物实验对AR动物模型作了本药疗效和安全性的观察,
结果表明:用扶正止鼽颗粒组AR的实验动物喷嚏、流涕等症状得到控制,体征较轻,与对照组有
显著差异;组织切片镜下观察发现鼻黏膜的损伤较对照组轻,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减少,提示本方
对鼻黏膜可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实验结果初步表明扶正止鼽颗粒治疗实验性变应性鼻炎有效。
对小鼠以最大耐受量1209/l(g(相当于临床用药等效剂量的500倍)一次灌胃后,结果未出现明显
的毒性反应,证明扶正止鼽颗粒的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初步说明扶正止鼽颗粒治疗AR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慢性鼻窦炎内窥镜鼻窦手术术后中医辨证治疗的疗效观察
邱宝珊l林玲玲2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510405)
慢性鼻窦炎属祖国医学“鼻渊”范畴,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常因鼻塞、流涕、头
痛等症状反复发作或久治不愈而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给患者的生活和:I:作带来极大的影响。中
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研究正在广泛开展,为慢性鼻窦炎的治疗开辟了新道路。本研究对我
科103例施行ESS的患者术后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的前瞻性研究,初步评价其疗效,探讨其辨证规律。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收集2004年6月至2005年12月于广州中医约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住院
治疗的慢性鼻窦炎病例103例(190侧)。根据以下纳入、排除标准选择合格的受试对象,按数字表
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术后采用中药系统辨证治疗(术后第一天开始服用)不少于12周的患
者;对照组:术后未采用中药辨证治疗的患者。
1.1.1西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1998年6月在《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上发表的用于内窥镜下鼻窦手术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分型分期标准(1997年·海口)的病
人。
1.1.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鼻病日久,鼻流涕黄浊或粘白,鼻塞,头痛头昏,嗅觉减退,记忆力减退,检查见鼻甲肿大,
鼻粘膜肿胀,色红赤或淡红。
1.1.3中医辨证分型标准见本部分2.2节
1.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利用垃圾焚烧飞灰制备纳米层间Friedel微颗粒及其对水中无机磷的吸附.pdf
- 利用煤岩分析及TG-DSC研究不同煤的升温特性.pdf
- 利用全局运动补偿的低码率视频压缩方法.pdf
- 利用神经网络外推预测干燥过程降水率.pdf
- 利用水膜除尘器实现除硫的技术改造.pdf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与量效关系研究.pdf
- 利用图像估计的平均共生矩阵和特征的LSB匹配隐密分析.pdf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及IL-10、IFN-γ、LFA-1mRNA表达与实验研究.pdf
- 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四川8个地方鸡品种遗传多样性.pdf
- 利用烟气余热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印染污泥.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