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耐砷细菌的筛选和砷还原基因多样性分析_陈倩.pdfVIP

土壤中耐砷细菌的筛选和砷还原基因多样性分析_陈倩.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壤中耐砷细菌的筛选和砷还原基因多样性分析_陈倩.pdf

生态环境学报 2011, 20(12): 1919-1926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mail: editor@ 土壤中耐砷细菌的筛选和砷还原基因多样性分析 * 陈倩,苏建强 ,叶军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福建 厦门 361021 摘要:采用琼脂平板培养法从湖南富砷土壤中筛选出43 株耐砷细菌。16S rRNA 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所筛选菌分属于四个门: Actinobacteria 、Proteobacteria 、Firmicutes 、Bacteroidetes ,其中71.1%为革兰氏阳性菌。通过PCR 和克隆测序等方法检测耐 砷菌的砷还原相关基因(arrA、arsC 、arsB/ACR3 )及其基因多样性。检测结果显示:43 株菌中,6.9%含异化砷还原基因arrA , 30.2%含细胞质砷还原基因 arsC ,27.9%含 As (III )运载蛋白基因arsB/ACR3 ,这些基因在细菌中的出现频率较低。通过 Mega 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 arrA 基因的多样性可能受一定的地域差异影响,arsC 基因在一些菌株中存在着基因水平转 移现象,同时表明α变形菌可能更倾向于拥有Acr3 型As(III)载体蛋白,而arsB 则多出现在芽孢杆菌中。 关键词:耐砷菌;异化砷还原基因arrA ;细胞质砷还原基因arsC ;As (III )运载蛋白基因arsB/ACR3 ;基因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X1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906 (2011 )12-1919-08 类金属砷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毒性极强且能 道很少,基于此,本文以湖南富砷土壤为样品,分 致癌,在环境中的价态有 As (0 )、As (-III )、As 离筛选了耐砷细菌,探究其种群结构分布趋势,检 (III )、As (V )。在长期的历史演化过程中微生物进 测砷还原相关基因(arrA、arsC、arsB/ACR3 )以研 化出各种抗砷机制。其中砷还原微生物,能将易吸 究筛选菌潜在的还原和转运砷的能力,以期为砷污 附于钙、铁、铝等矿物质上的As (V )还原为移动 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提供一些理论基础信息,并通 性和毒性较强的As (III ),这种特性一方面会向地 过基因的分布规律和 DNA 序列对其进化进行一定 下水中引入As (III ),对公众环境健康造成潜在威 的探讨,同时也丰富了基因库中来自我国土壤的纯 胁[1] ,另一方面又可促进砷污染土壤中砷的去除 培养细菌关于这些功能基因的多样性信息。 [2,3] ,因此在砷污染研究中引起了特别的关注。 1 材料与方法 目前研究发现的砷还原微生物分为两类,一类 1.1 材料 是厌氧条件下能以乙酸盐、乳酸盐等为电子供体, 供试土壤采自湖南石门和郴州两地,采回的新 以As (V )为电子受体,在还原As (V )的过程中 鲜土壤充分混匀后取一部分立即进行细菌分离,剩 获得能量供自身生长的异化砷还原微生物[4] 。研究 余的土样经冷冻干燥用于砷含量测定。土壤采样点 表明异化砷还原作用由异质二聚体蛋白 ArrAB 来 具体情况列于表 1。用于功能基因检测的对照菌株 完成[5] 。另一类砷还原微生物通过细胞内砷还原酶 E. coli WC3110 (△arsC )、E. coli AW3110 [8] ArsC 将As (V )还原为As (III ),再由As (III ) (△arsRBC )由美国Barry Rosen 教授赠送 。 运载蛋白ArsB/Ac

文档评论(0)

aiwen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