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X小体的检测和多倍体诱发实验.ppt
一、 X小体检测 实验目的: 掌握X小体玻片标片制作方法, 绘制X小体形态特征及所在部位。 鉴定个体的性别,为进一步研究人类染色体畸变与疾病的关系提供基础方法、为遗传病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实验原理: 1949年Barr和Bertran在研究猫的间期神经细胞时,发现雌猫体细胞核膜边缘有一个可被碱性染料染色的小体而雄猫没有。后来发现人类正常女性口腔上皮、阴道上皮、皮肤、羊水等的细胞中都有一个这样的小体,继而有人进一步发现所有哺乳动物雌体细胞中都有同样的一个小体。一般认为这种小体是两个X染色体中的一个在间期发生异固缩形成的,故而将其称为X小体,X染色质,又称为Barr小体。 实验材料: 口腔粘膜(男女)、发根细胞(女)。 实验器具和药品: 1.器具:普通显微镜、恒温水浴锅、载玻片、盖玻片、镊子、牙签、滤纸、纱布等。 2.药品:95%乙醇、乙醚、改良碱性品红。 实验步骤: 1.取材:受检查者用水漱口数次,尽可能除去细菌和食物残渣;用洁净的牙签从口腔两侧颊部刮取粘膜,第一次刮取物弃去,将第二次、第三次刮取物涂在干净的载玻片上。 2.固定:滴加固定液(95%乙醇:乙醚=1:1或直接用乙醇)固定20~30min,空气干燥。 人口腔X小体 X小体的形状 二倍体和四倍体 * Genetic Experiment 人类X小体的检测 Barr小体出现在哺乳动物雌性个体细胞的细胞核膜边缘,这主要是因为这条染色体处在失活状态所致,Morishima等利用放射性标记的方法证实了失活状态的性染色体与其他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一样,在DNA复制时总落后于其他常染色质,且大多出现在核膜边缘。性染色质的数目是X染色体数减1。故可以根据X小体的有无、数目来鉴定胎儿的性别和性别畸形。 3. 染色制片:滴加1~2滴改良品红于室温下染色10~20min(勿使干燥),加上盖片,垫上滤纸用手指轻轻加压即可。 4. 镜检:低倍镜下计数100个核膜完整,细胞不重叠,无核固缩的细胞;并在高倍或油镜下观察。 若使用女性发根细胞,需选用带有毛囊的头发(约2cm长),再加一滴染液后加上盖玻片,洒精灯上微热,静置5min,后盖一滤纸压片。 油镜下可见X小体为一致密的浓染小体。轮廓清晰,约1um,常附着于核膜边缘或靠边内侧,其形态有三角形、卵形、扁平形等。 正常女性间期细胞核中X小体比例约30%~50%,男性中则偶尔可见(2%),且不典型。 植物多倍体的诱发和鉴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原理 2、学习用秋水仙碱诱发多倍体植物的方法 3、学习识别多倍体植物的形态特征及其细胞学特点。 二、实验原理 秋水仙碱是细胞有丝分裂的抑制剂,它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纺锤丝微管的形成,因而抑制了染色体移向两极的运动,使细胞停滞在中期状态而不能分裂成二个新的子细胞,而秋水仙碱对染色体结构并无明显的影响,对细胞也不产生严重毒害,细胞解除秋水仙碱环境后仍可正常生长分裂,因而出现细胞含有多个染色体组的情况,亦即构成了多倍体细胞。如果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的根尖,则在根尖分生区内可检测到大量染色体加倍的细胞,若处理植物幼苗的芽,则可以得到染色体加倍的植株。 三、实验材料 洋葱(Allium cepa,2n=16)、蚕豆(Vicia faba,2n=12)、西瓜(Citrullus vulgaris ,2n=22)等作物的种子、根尖、花蕾或幼苗 。 四、实验用具药品 1.用具:显微镜、烧杯、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剪刀、镊子、刀片、解剖针、纱布、吸水纸等。 2.药品试剂:秋水仙碱、改良品红染色液、无水酒精、冰醋酸、1N盐酸。 五、实验步骤 1.多倍体的诱发 可处理萌动种子,幼苗或植株生长点,浓度以0.01~0.4%为宜;在以实验室观察为目的的情况下,可以处理根尖。 2.植株形态特征的观察 整个植株、或组织、器官、细胞都可以看到增大,其中气孔,保卫细胞表现尤为明显。 3.细胞学观察 用根尖压片法制成染色体玻片标本,在显微镜下认真观察和染色体计数,与对照进行对比。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