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省医学会第九次医学历史学术会议暨第五届岭南医学研讨会论文集
先秦两汉时期肝病中医证治规律研究1
陈瑞1,杨爽1,贺松其2△
(1.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515;
2.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东广州510515)
摘要:先秦两汉时期,在阴阳、五行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天人合一系统整体观的指导下,
结合早期的解剖知识及单纯的临床经验,逐步形成了中医学的理论框架,从而初步建立了中
医学的基础理论体系。就肝病而言,《黄帝内经》、《难经》及《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著
作对肝脏的生理病理,肝病的病因病机均做了相关论述,尤其在肝病的诊断方法、治疗原则
以及用药规律等方面发挥甚多,基本形成了理法方药四位一体的中医肝病诊疗体系。
关键词:先秦两汉;肝病;证治规律
秦两汉时期,在阴阳、五行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天人合一系统整体观的指导下,结合
早期的解剖知识及单纯的临床经验,逐步形成了中医学的理论框架,从而初步建立了中医学
的基础理论体系…。就肝病而言,《黄帝内经》及《难经》中己论述了有关肝脏的生理、病
理、形态及足厥阴肝经循行等内容,并对肝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有了初步阐述幢。。东汉末
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对肝病的辨证分型、诊断治疗及组方用药做了重要论述,基本形
成了理法方药四位一体的中医肝病诊疗体系,对中医肝病诊治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1.初步阐述了肝病病因病机及病理特点
1.1肝病多为风邪致病,其发病与季节、时间相关,与情志相互影响
肝在五行中属木,木生风,肝为风脏,风气通于肝,肝病可以生风,发生以动为特征的
证候。风为百病之长,《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说明凡在临床表
现为掉眩即头晕目眩,肢体强直,角弓反张,口眼歪斜,震颤抽搐等“中风”症状,大多数
病变的根源在于肝,因此风邪致病一般从肝治疗。《素问·刺热篇》提到“肝热病者,小便
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可见,热病中正邪
相搏时所见的狂言,惊厥,手足躁动等表现,都与肝木之风过盛密切相关。《素问·金匮真
言论》中“东风生于春,其病在肝。”以及《素问·咳论篇》中“乘春则肝先受之,而出现
肝咳”均说明肝春季易受邪,春季为肝病的好发季节。而起病时间如《素问·藏气法时论》
说,“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主藏血运血,而人的正常
情志活动常常依赖于气血的正常运行,疏泄正常则情志愉悦,疏泄失常,则情志不调,如《素
问·脉解》云:“肝气当治而未得,故善怒。”《灵枢·本神》中“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说
明肝的疏泄功能关系到人的情志活动。同时,人的情志活动也可反作用于肝的疏泄功能,暴
怒或抑郁均可伤及肝。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灵枢·邪气藏府病形》
也说:“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
1基金项目:南方医科大学学生课外科研项目(编号:2009kW032)。
155
广东省医学会第九次医学历史学术会议暨第五届岭南医学研讨会论文集
1-2肝病对肝脏系统功能的影响
肝与胆相表里,在体合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爪,在液为泪,故肝受病,肝脏系统其他
器官也会随之出现相应证候。
肝与胆互表里,因而肝病最容易影响胆,如“肝咳不已,则胆受之”(《素问·咳论》),
除此之外,肝热易出现肝胆湿热蕴结,则会有呕恶、厌油、溲赤、大便粘腻、腹胀等证候,
如“肝气热,则胆泻口苦”(《素问·痿论篇》)。在体合筋, “肝主身之筋膜”(《素
问·痿论篇》),肝血营养筋膜,肝血少,致筋膜失养, “多食辛则筋脉急”(《五脏生
成篇》),过食辛物,筋力不健,筋急而挛,筋痿不能独立。肝气通于目,肝血养目,“肝
和则目能辨五色”(《灵枢·脉度》),肝血不足则会出现双目红肿赤痛,视力模糊。其华
在爪,“爪为肝之余”,为筋的延续,肝血亏损或肝热伤筋,则爪甲枯薄,色泽不佳,软甲
或易裂。泪由肝血所化,可润泽明目,肝血衰少或肝热肝火,则可引起双目干涩,视物不清,
或者迎风流泪等。
1.3肝病在其他脏腑间的传变
肝病五行辨证,是指根据五行母子乘侮规律,以识别肝脏病机五行传变所表现证候的辨
证思维方法,《内经》、《难经》中已初具雏形旧。。《素问·玉机真藏论》云:“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