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S12-31 厦门地区大气汞湿沉降研究
吴萍萍,罗津晶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厦门 361102 )
由于汞具有的神经毒性、生物累积性和长距离传输性,近年来备受公众及科学界关注,已被认为是一
种全球性持久性污染物。大气的传输与沉降是全球汞循环的重要途径。由人为源和自然源向环境中排放的
汞经由沉降作用进入本地或区域性循环,元素汞更会通过长距离迁移和扩散参与全球性汞循环,最终通过
干湿沉降回落地表环境或水生环境。因此,干湿沉降是汞由释放源向生态系统表面传输的重要路径。发生
沉降的无机汞在自然环境中通常经由生物参与的反应被转化为有机形态,如甲基汞等。而甲基汞是潜在的
可通过食物链产生生物累积和生物放大作用的神经毒素,最终会危害人类及生物健康。
本研究通过对厦门地区降雨连续 14 个月的监测,探讨该地区大气汞的湿沉降规律。7 个采样点的数据
统计结果显示:在季节分布上,雨水中汞的浓度存在夏季秋季冬季春季的特征;其中 6~7 月及 11~12 月
的月平均汞浓度较高。 湿沉降通量在春季和冬季表现为与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n=29;和
P0.05,n=5)。空间分布上显示,市区雨水汞浓度最高,按降序排列依次为市区,城郊,水源地,近海点。
海气交换是导致近海采样点雨水汞浓度低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 Keeler, G.J., Gratz,L.E. et al. Long-term atmospheric mercury wet deposition at Underhill, Vermont[J]. Ecotoxicology, 2005, 14:
71.
[2] UNEP. Global Mercury Assessment 2013: Sources, Emissions, Releases and Environmental Transport[R]. UNEP Chemicals
Branch, Geneva, Switzerland, 2013.
5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