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俄狄浦斯情结赵清阁剧作论.pdfVIP

抗战时期的俄狄浦斯情结赵清阁剧作论.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战时期的俄狄浦斯情结赵清阁剧作论.pdf

戏剧 艺木 TheatreArts 抗战时期的俄狄浦斯情结 :赵清阁剧作论 ■ 苏 琼 内容摘要:作为抗战时期重庆剧坛最活跃的一位女剧作家.赵清阁本着 “国家兴亡 .匹妇有责”的态 度,创作出为数众多且深具个人身世特点的剧作。在抗战语境 中.她的剧作贯穿一条十分明晰的 “抗 战爱国”线索:与此同时,这位 “曾经 出走”的女剧作家表现 出最为典型而鲜 明的恋父情结,其 以《桃 李春风》、《生死恋》、《此恨绵绵》、《雨打梨花》等为代表的多幕剧,均藏有俄狄浦斯故事的积极形式, 暗含一条俄狄浦斯或 “类俄狄浦斯”情节线。 关 键 词:赵清阁 抗战戏剧 俄狄浦斯情结 中图分类号:J8O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7—943x(2o14)06—0046—08 赵清阁是继 白薇 、袁昌英之后 ,致力于戏剧创作 的又一位现代女剧作家 。她比白薇年轻二十岁, 却同样未能逃脱旧式婚姻的摆布。五四运动十年后 ,十五岁的赵清阁逃出老家 ,结束 了一生中仅有 的家庭生活 ,开始其个人奋斗生涯 。抗 日战争爆发后 ,赵清阁离开 了上海 ,1938年 3月任抗战后第 一 份文艺刊物 《弹花》的主编,刊名的寓意是 :抗战的子弹,开出胜利之花。1938年 9月底 ,她到达重 庆 ,在重庆及其郊区北碚生活。抗战结束后,她于 1945年 10月离开四川,11月回到上海。 在重庆时期 ,赵清 阁的主要创作体现为话剧作品,被誉为 “战时剧坛最活跃的一位女剧作 家”。…(嘲 她坦言 自己 “热心于话剧创作”,2[](昕)“因为戏剧当时是为抗战服务 的.我把它 比成轻骑 兵 ,方便 、效果好 ,所 以我抗战时期集中(于)戏剧 ,合作 的也有 ”。[3 《上 了老子的当》是赵清阁到重 庆后发表的第一个剧本。此后,有独幕剧集 《血债》和 《过年》;有多幕剧 《女杰》、《反攻胜利》、《生死 恋》、《桃李春风》、《此恨绵绵》、《雨打梨花》(即 《活》)和 《花木兰从军》、《潇湘淑女》(即 《忠义春秋》)、 《清风明月》。这些剧作贯穿着一条十分明晰的线索——抗战爱国,诚如她在 《妇女文化与救亡》一文 中所传达的理念 ,即 “国家兴亡,匹妇有责”。1983年写 《茹苦忆(弹花)》时,她仍 旧强调战时编辑和 作家的共 同奋斗 目标是 “为了抗战,为了爱国”。[ 船’ 除剧本之外,赵清阁还写出 《抗战戏剧概论》、《编剧方法论》、《抗战文艺概论》等理论手册,忠实 地实践 自身对抗战戏剧功能的看法——宣传与教育。在题材选择上 .她主张选取抗战生活各方面不 同的现实 ;对于明显属于抗战宣传剧一类的作品,则注重剧 的主 旨和效果 (演出后能激起大家参战 的情绪),却不太顾及技巧和结构,但一定不缺乏戏剧性。 抗战后期 ,“身体、心情都很坏的” 赵清阁开始将 《红楼梦》改编成话剧。 《红楼梦》系列话剧为 赵清阁带来很大的声誉 ,体现出她创作的多样性 。因其改编 自古典文学,且与抗战语境相距较远 。故 抗战时期的俄狄浦斯情结 :赵清阁剧作论 一 2Ol4/O6 不予讨论 。在抗战语境中,本文具体论述赵清阁重庆时期的戏剧创作及其创作心态 。 赵清阁说过 ,“我的戏剧跟小说基本都写的(是)妇女问题 ”。E31她视写作为替妇女文化做贡献。 离家 出走之后 ,她始终关注妇女解放运动 。她十八岁主编 《民国Et报 妇·女周刊》,十九岁时便被誉为 “妇女运动家”,二十二岁任上海女子书店总编辑,同年创办 《妇女文化》月刊并 自任主编;写过 《妇女 解放论》、《妇女职业指导》等书。其在重庆时期的戏剧创作 ,尽管取 自抗战生活的各个方面 ,但妇女 显然是其选材的重心,而且是预期 中的观众。 独幕剧 《过年》的主人公——京剧女伶凤瑛宁死不愿给 日本人唱戏 。 《闹龙灯》中的女疯子对汉 奸又打又骂。 《报仇雪耻》取材于报纸上登载的一段新闻,附记 中说写此剧的 “目的是在于向全 国妇 女同胞宣传”,希望妇女们能够武装起来。多幕剧 《女杰》写一批 由 “落草”之人改组成的游击队跟 日 本鬼子作战的事迹 ,塑造 了一个 由强盗头子而成为游击队队长的女杰蔡金花的形象。剧本 《木兰从 军))1941年春送审时,得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9s25ccv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