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口腔炎 儿科 廖若莎 手 足 口 病 儿科教研室 廖若莎 * * 目的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掌握口炎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治疗要点;熟悉本病病因;了解合理护理方法。 授课内容 一、概述 二、中医病因病机 三、诊断 四、鉴别诊断 五、辨证施治 六、临证心得 本单元的重点与难点: 1.重点:临床特征、诊断依据与治疗要点(包括西医治疗)。 2.难点:现代医学关于本病的认识(主要指病因)。 一、概述: 1.临床特征:以齿龈、舌体、两颊、上腭、口角处出现疱疹或黄白色溃疡,疼痛流涎,或伴发热。 2.发病情况:可单独发病,或伴发于其他疾病之中。婴幼儿多见,预后良好。体虚者易致迁延难愈。 3.古代认识: 最早载于《内经》,指出本病由四时不正之气,火烈上炎所致。 《幼科释迷·口病原由证治》:“小儿口内白烂于舌上,口外糜溃于唇弦,疮小而大,不甚痛,常流清水,此脾胃虚热上蒸,内已先发而后形于外也。”指出同由脾胃积热,循经上炎,而外发于口。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唇口病论》说:“风毒湿热,随其虚处所著,搏于血气,则生疮疡……若发于唇里,连两颊生疮者,名曰口疮。”指出病因与感受风毒湿热之邪有关。 4.现代医学认识: 西医学之溃疡性口腔炎,疱疹性口炎、口角炎均属本病范畴。溃疡性口腔炎多为细菌感染,疱疹性口炎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 二、病因病机: 本证病因病机为风热乘脾,心脾积热,虚火上炎所演变。 风热乘脾:为外感风热之邪,由肌表侵入,内应于脾胃。脾开窍于口,齿龈属胃,风热挟毒上攻。 心脾积热:调护失宜、喂养不当,恣食肥甘厚味,蕴而生热,或喜啖煎炒炙烤,内火偏盛,邪热内积心脾,外发为口疮。兼有湿热者,则满口糜腐。 虚火上炎:素体娇弱,气阴两虚,或病后体虚未复,久病久泻,津液大伤,阴液亏耗,水不制火,虚火上浮,熏灼口舌而生疮。 三、诊断: 1.临床表现 (1)主症:口腔内齿龈、舌体、两颊、上颚、舌根部等处出现黄白色溃疡点或成簇疱疹,疼痛流涎,痛甚拒食,口气臭秽。外感引起者,可伴发热,颌下臖核肿大。 三、诊断: 1.临床表现 (2)体征:口腔内粘膜见黄白色溃疡面或见环状疱疹。 (3)病史:虚火上炎者常有反复出现口腔溃疡病史,且溃疡处多疼痛不甚。 2.辅助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偏高或正常。 (2)口腔内溃疡面分泌物涂片培养可找到病原体。 四、鉴别诊断 鹅口疮:多发生于初生儿或体弱多病婴幼儿,口腔及舌面上满布白屑,周围有红晕,疼痛不明显,一般无发热。 五、辨证施治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从起病、病程、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分辨虚实。 (2)辨所属脏腑:从溃疡所在部位辨明所属脏腑:属心或脾胃。 (3)辨溃疡的病原体属性:分清细茵感染或病毒感染,溃疡面广为细菌感染,小为病毒。 (二)治疗法则 实证以清泄心脾积热佐以凉血为法;虚证以滋阴降火、引火归元为治法。一般配合外治疗法。 (三)分型用药 1.风热乘脾 主证:口颊、齿龈、上颚、口角溃疡,周围焮红,疼痛拒食,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 治法:疏风散火,清热解毒。 方药:银翘散加减或凉膈散。 2.心火上炎 主证:舌边、尖或舌根底部溃疡,色赤疼痛,饮食困难,舌尖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心凉血,泻火解毒 方药:泻心导赤散加减。 3.虚火上炎 主证:口腔溃烂,周围不红或淡红,疼痛不甚,反复发作或迁延日久不愈,舌红、苔少或花剥,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引火归原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肉桂。 (四)西医治疗 1.局部治疗:3%硼酸水漱口。 2.饮食流质,避免刺激食物。 3.抗感染:用红霉素、青霉素、病毒唑、灭滴灵等治疗。 4.对症治疗:退热、补充维生素B、C,注意口腔卫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