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产权经济学.斯韦托扎尔 平乔维奇.pdf
第 1 页
引 论
“新制度经济学”是一个含混的术语 。其部分原因在于,新
制度主义与其说是一个明确的学派,倒不如说是一个植根于现存
经济理论和学说的特定共识集合 。与奥地利学派不同,它并非一
个独立和异端的经济学分支,也和那些追随凡勃伦与康芒斯传统
的旧制度主义者无关。虽然新制度主义者也关注那些通常不被主
流经济学特别注重的问题,但他们仍然倚重新古典价格理论,并
以此对许多 (尽管不是全部)现实世界中的经济现象进行描述 。
虽然他们倾 向于运用形形色色并相互联系的方法论对广阔的社会
科学议题进行研究,但他们也相信,新古典价格理论必须得到丰
富和发展,从而成为理解世界的一种更强有力工具。他们通常关
注的是法律与政治问题,并把标准的理论运用到非标准的领域。
与此 同时,他们还有一种强烈愿望 ,要探寻现有模型之外 的世
界,并集中精力于放宽各种假定 。制度演进和市场力量之间的相
互作用在他们的讨论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 。尽管数学形式化不是
不受到青睐,但它与在一个连贯的思维框架中进行系统表述和检
验议题相 比,往往显得不那么重要。最近一段时期 以来,他们一
第 2 页
直致力于放弃或至少是修正处于基础地位的理性假说本身。许多
在常规经济学文献 中长期受冷遇 的研究,比如案例研究、对文字
契约和法律规则的分析 以及简单 的跨 国比较等 ,在制度主义者那
里变得 日益重要。
那些可能被贴上 “新制度主义者 ”标签 的学者 ,通常关注
下述 四个研究领域:
交易成本和产权;
政治经济学和公共选择;
数量经济史 (一般是 以一种制度 的、微观经济学 的框架
为 基 础 );
认知,意识形态 以及路径依赖的作用。
几乎没有哪位学者包揽上述四个方面的研究。绝大多数人都
没有过多地偏离传统的微观理论 。不仅如此,只有少部分从事上
述 问题研究的学者把 自己看做是新制度主义者 。那些 自认为从
事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人 ,大多数关心的只是两个核心但又不同
的问题: 制度如何影响经济增长; )制度如何兴起。
可 以说大多数新制度主义者都是从 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
奖的罗纳德 科 斯 ( )的开创性工作中,特别是从他
那两篇最为知名的论文 《社会成本问题》 )和 《企业 的
性质》 中获得灵感的。当因循马歇尔 ( )或
庇 古 ( )传统的经济学家把交易看做是完全竞争和最优结果
的对立物时,看做是拥有一个全能的、仁慈的、施 以最佳管制的
政府之不完全市场的对立物时,科斯就 已经在鼓励我们去把各种
交易成本看做是与生俱来的和普遍存在的。这样一来,新制度主
义者也就没有理 由奢谈什么完全市场或不完全市场了。核心 问题
随之变成了谈判和交换,变成了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契约问题 。
① 的确,本书 的一些作者可能对把他们 的工作归在新制度主义名下感到不太满
意,尽管他们所有人实际上都或多或少对新制度主义表示同情。
第 3 页
结果 ,对 契 约 的签 订和执 行进 行分析 ,正如 巴泽 尔 (
) 和 诺 思 (
所做的那样,扮演着特别重要的角色。
这些学者总是关注那些未被充分考察的确定和保障财产权的
成本。巴泽尔特别指 出,新古典模型倾 向于给出一些简单方便的
价格和数量定义,即使真实世界中的交易者往往将大量的资源用
于控制与产权有关的种种 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产业链研究.pdf
- 产业集中与集聚研究进展.pdf
- 产业集群_东北经济振兴的战略平台.pdf
- 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2015.J.陈柳钦.经济学研究().pdf
-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_对浏阳花炮的个案分析.pdf
-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pdf
- 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协调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pdf
- 产业集群企业创新行为的动态博弈研究.pdf
- 产业集群促进政策研究_原则和一般性框架_杨志远.pdf
- 产业集群升级研究述评.pdf
- 产权视角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考察与实态分析.pdf
- 产融结合的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发展创新高端实务研讨会【信泽金商学院2015年10月13日北京】.pdf
- 人力产权与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 清华领导力培训 林建煌.doc
- 人力资本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研究.pdf
- 从《国富论》看亚当·斯密的产权思想 .pdf
- 从人力资源视角分析广东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_以梅州市为例.pdf
- 从块状经济迈向产业集群.pdf
- 从技术经济范式到信息技术范式——论科技—产业革命在技术经济范式形成及转型中的作用.pdf
- 从经济从经济法视EWKZ角看产品质量法.doc
- 从经济危机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联系探索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方向.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