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表皮下大疱病的诊断.doc
表皮下大疱病的诊断
(一)前言
近几年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表皮下大疱病的分类更细更明确,用普通病理和一般的免疫荧光技术已不能满足要求,还要用更先进的方法来对这一组大疱病进行诊断与分型。现分述如下:
(二)表皮下大疱病的类型
1、全身性类天疱疮 (generalized pemphigoid)
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 BP)
小疱性类天疱疮(vesicular pemphigoid)
多型性类天疱疮(polymorphous pemphigoid)
儿童性类天疱疮(childhood pemphigoid)
红皮病性类天疱疮(erythrodermic bullous pemphigoid)
2、限局性类天疱疮 (locatized pemphigoid)
限局性胫前类天疱疮(locatized pretibial pemphigoid)
结节性类天疱疮 (nodular pemphigoid)
增殖性类天疱疮 (pemphigoid vegetans)
发汗不良性类天疱疮(dyshidrosifor pemphigoid)
3、瘢痕性和/或粘膜性类天疱疮(cicatricial pemphigoid CP)
良性粘膜性类天疱疮(benign mucous membrane pemphigoid)
限局性瘢痕性类天疱疮(localized scarring pemphigoid)
Brunsting-Perry型类天疱疮(Brunsting-Perry type of pemphigoid)
Eberharting型类天疱疮(Eberharting type of pemphigoid)
限局型口腔类天疱疮(localized oral pemphigoid) 又称(desquamative gingivitis)
4、妊娠疱疹 (herpes gestationis HG)
5、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pidermolysis bullous acquisita EBA)
6、线状IgA大疱性皮病 (linear IgA bullous dermatosis LABD)
(1)成人型线状IgA大疱性皮病(linear IgA bullous dermatosis of adults)
(2)儿童型线状IgA大疱性皮病(linear IgA bullous dermatosis of childhood)又称儿童良性慢性大疱性皮病( benign chronic bullous dermatosis of childhood BCBDC)
(3)粘膜linear IgA病(mucosal linear IgA disease)
①眼linear IgA病
②口腔linear IgA 病
③多粘膜受累linear IgA 病
7、疱疹样皮炎(dermatitis herpetiformis DH) (duhring 1884)
8、系统性红斑狼疮大疱病(bullous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BSLE)
9、类天疱性扁平台藓(lichen planus pemphigoides,LPP)
(三)BMZ中的抗原成分(BMZ示意图1)
1、 BPAG1分子量230kD)),编码基因位于6p112~p12。它与表皮基底细胞内侧网蛋白(plectin)都位于半桥粒内板,在基底细胞内。
2、BPAG2分子量180kD,为跨膜蛋白,编码基因COL17A1位于10q24.3, 小部分位
于半桥粒外板。大部分位于跨出基底细胞膜穿入透明板直至致密板,在基底细胞外,并参与锚丝(anchoring filaments)的组成,现命名为17型胶原(type XVII collagen)。
其功能:其细胞外部分与半桥粒上的另一个跨膜蛋白一整合素(6(4共同使基底细
胞粘附在致密板上。
(1)BPAG2在细胞外首先与来自血清中的抗体结合,因此在BP的发病中起更重要的
作用。
(2)其基因突变则引起泛发性萎缩性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GABEB)
(3)BPAG2细胞外胶原区段120kD是线状IgA大疱性皮病的自身抗原97kD的前驱
物,因此BPAG2是BP、妊娠疱疹、线状IgA大疱性皮病的自身抗原。其抗原表位在氨基端,CP的自身抗原表位在BPAG2的近羧基端。
3,网蛋白( plectin)分子量为300kD,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