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热凝术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并发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研究.pdfVIP

射频热凝术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并发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三届全国疼痛科主任峰会 射频热凝术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并发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林海皮治兵林寿春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浙江温州) 摘要目的:观察射频热凝术对接受放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并发带状疱疹疼痛治疗作用。方 法:我院疼痛门诊收治的48例恶性肿瘤放化疗合并颜面部、头颈部、胸背部及腹部带状疱 疹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和射频热凝术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生活 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射频组VAS评分、疼痛缓解度、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综合疗效高于常 规治疗组(PO.05)。结论:射频热凝术是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并发带状疱疹神经痛有效的 方法。 关键词射频热凝恶性肿瘤:放化疗:带状疱疹 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治疗易合并带状疱疹,病情重,疼痛持续时间长,不易治愈,并影 疗期间合并颜面部、头颈部、胸背部及腹部带状疱疹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和射频热凝 术进行治疗,观察疼痛缓解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年龄51.2岁,所有病例均经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其中淋巴瘤10例,肺癌21例,乳腺癌12 例,其他5例。所有病例均接受放化疗,放化疗中发病25例,放化疗后发病23例。病程2天至1 个月,平均24.5天。皮损分布于颜面部5例,头颈部11例,胸背部18例,腹部4例,均伴有严 重疼痛。所有患者在出现带状疱疹前已接受不同剂量吗啡口服治疗癌性疼痛。排除标准:① 有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或有中枢性呼吸抑制危险; ②有明显的肝、肾功能不全; ③各种原因 引起的颅内压增高; ④高热; ⑤凝血功能障碍患者;⑥极度衰竭状态。 2.方法 A.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3例,接受常规方法治疗,包括口服西乐葆lOOm91次/d, 阿昔洛韦0.295次/d口服,连用2周以上,干扰素30万u皮下注射,隔日1次,连用2 周。人体免疫球蛋白2.59静滴,均每周2次。皮损部位继发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治疗, 局部外敷炉甘石洗剂。B组25例,采用常规方法基础上加用射频热凝治疗。 B.仪器:射频热凝采用加拿大BayliS射频治疗仪PMG230一TD。 C.操作步骤及方法:根据带状疱疹不同疼痛部位和神经分布选择射频热凝的穿刺点。颜面 部选择三叉神经;颈部选择颈丛;胸背及腹部选择肋间神经。穿刺到位后,先采用50HZ 频率刺激感觉神经,以不大于O.5V电压刺激诱发出疼痛、感觉异常后,转换刺激频率为 2HZ,高于感觉神经刺激所需电压2倍以上,没有引发肢体运动,可排除穿刺到运动神经, 提示定位准确,作用射频热凝的靶点。每一个靶点分别以75℃,80℃各一个周期(60s) 进行热凝治疗。 痛缓解度(PAR):疼痛缓解度=(治疗前疼痛程度~治疗后疼痛程度)/治疗前疼痛程度× 100%。按WHO镇痛疗效分级标准评定:未缓解(疼痛缓解度为O,疼痛末改善);轻度缓解 痛消失)。(3)生活质量评分:观察与疼痛治疗相关的食欲、精神、睡眠、情绪、交际、生 活兴趣等6项指标,采用1~10数字评分法评估,1分为最差,10分为最好n3。(4)综合疗 13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三届全国疼痛科主任峰会 效评估:总有效率=(中度缓解+明显缓解+完全缓解)/本组总例数×100%。显效率=(明 显缓解+完全缓解)/本组总例;蚣100%。 4.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与治疗前比较采用q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结 果 第一天VAS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射频组明显降低。与常规组比较,射频组V/kS更低(t=6.1, P0.05),说明射频组起效快,作用更确切(见表1)。两组病人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 性差异,治疗后射频组饮食、睡眠、情绪、日常生活、交际、生活兴趣等方面明显改善,和 常规组比较存在差异(见表2)。两组比较射频组中度缓解度、明显缓解度明显高于常规组(见 表3)。从综合疗效

文档评论(0)

bhl0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