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深化草原文化的研究
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
斯热文
文化的力量在根奉上是精神力量,它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Eq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
影响练合国力增氏的长期性.基础性战略性要素。文化现象的根奉是精神现象,一个民骧
的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深刻影响着民族的心理、陛格和精神世界。一个美国人曾经对亚洲
两个主要国家做过比较:日本人不可信、不可靠,但可控制;而中国人可信、可靠,却不可
控制。这就是民族文化所形成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精神,
就是中华文化长期影响的结果。一个民族,其文化越是经久不衰、丰富多彩,越是富有开放
性和进取性,其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就越是强大。
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文化也由56个民族共同创造。因此,她不仅具有共性
特征,而且也有不同的文化样式,还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资源。
一.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鄯分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造就了悠久绵长的中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的力量,始终维系
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与复兴,也是我们今天创建和谐社会、实现和平发展的宝贵财富。
自从文明的曙光初照神州,中华民族就在这块古老而辽阔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经过不断
的迁徙、演化和融合,形成了多元一体、不可分割的中华民族。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互相联姻,谁也离不开谁,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影响深远的诸子学说、浩如烟海的
历史古籍、气象万千的诗词歌赋、匠心独运的书画雕塑、泽被后世的四大发明等等,源远流
长,永不枯竭,令后人推崇备至,惊叹不已。她以海纳百川、秉承万物的气魄面向世界,因
兼收并蓄而丰富多彩,因否定之否定而永葆活力,因特色鲜明而远播四方。她以自己非凡的
智慧和创造力,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共
同构成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从历史的起源讲,草原文化要远于长江文化和黄河文化。华夏
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和黄帝就出身于西北游牧民族,著名史学家范文谰先生的综合史书记载,
炎帝出身于西戎羌族,黄帝族居涿鹿(今华北西北,内蒙古草原延伸地)。我们大家生活的这
块热土——内蒙古大草原,就是草原文化和草原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往今来,多少个北方游
牧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宝贵的文明印记。如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创立的北魏,结束了长期的
战乱,统一了中国北方,实行民族融合政策,促进了北方各少数民族进入封建社会,适应了各
族人民间的自然融合趋势,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民族的大融合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为后来南北朝的结束,中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今天新疆的锡伯人就是当年从大兴安岭走出的
鲜卑族的后裔。公元10世纪前后,由契丹人创立的辽王朝几乎统一了中国整个北方,并统治
了200余年,极大密切了各族人民之间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开发祖国的蒙古地区和东
北地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留下了契丹辉煌的历史,屹立千年、堪称
世界建筑史上奇迹的辽代山西应县大木塔至今仍巍峨耸立,有些国家至今仍称中国为契丹,如
俄罗斯。今天仍生活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达斡尔族就是契丹人的后裔。
蒙古民族继承和发展了游牧经济和游牧文化,实现了北方游牧民族大融合,最终成为草
32
原的主人,并创立了国土广袤的元帝国,写下了历史辉煌的篇章。
二,草原文化的起源,分布及特点
所谓草原文化,就是世代生息在草原地区的先民、部落,民族共同创造的一种与草原生
态相适应的文化,包括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宗教
信仰等等,是一种以崇尚自然为根本特征的生态型文化。这种文化与自然生态息息相关,融
为一体,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当作重要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尺度,甚至以敬畏和珍惜的心情对
待自然、保护自然。众所周知,人类文明基本上都是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孕育发展的结果。由
于农业能够提供稳定的食物来源、聚集到一起的人类群体、组织系统完备的村落组织,所以
才能产生精密而复杂的文明。但是,在农耕民族创造着人类文明的曙光时,游牧民族也在其
中起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说,现代世界的历史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共同创造的。游
牧与农耕是古代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经济生产方式。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经济生产方式养
育和形成了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形成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文化。
就起源而论,由狩猎发展而来的游牧活动,要早于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olidWorks入门教程很全面课件.ppt VIP
- [生理学]消化与吸收精选.ppt VIP
- 专题21.2 二次函数的图象【八大题型】(举一反三)(沪科版)(原卷版).docx VIP
-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25张PPT)必修第一册.pptx VIP
- 某省2025年全省广播电视技术大赛(调幅专业) 试题 .pdf VIP
- 公路桥梁工程高处作业安全培训.pptx VIP
- PKPM软件说明书_筒仓结构设计软件SILO.pdf VIP
- Q OKTW 023-2016_汽车起重机 企业标准.pdf VIP
- 五年级数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计算题及答案汇编.docx VIP
- 【知识专讲精研】高中日语基础写作:-私の部屋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