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发展变革探讨(第三讲).ppt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教育发展变革探讨(第三讲).ppt

一、陷入全面危机的传统教育 传统教育体制是一种培养和选拔官僚士绅的制度,是一种与单一化的小农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制度。鸦片战争后,在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中,中国传统教育陷入了全面的危机。 传统教育存在的典型危机 传统教育下无人知晓洋文,无法与洋人谈判、打交道。 传统教育培养的人才根本不知机器、电报、铁路、火车等为何物,不仅如此,他们往往将这些看做“奇技淫巧”加以鄙视。 传统教育体制从内容到形式都无法满足已经变化了的社会需求。 (一)洋务教育的兴起 洋务派:统治阶级内部具有变革意识的当权派 主要代表人物:奕忻、左宗堂、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 2、洋务教育思潮的主要内容 (1)设立新式学堂 京师同文馆的办学情况及其历史意义: 1862年设立,1866年增设算学馆,由一所专修外语的学校转变为一所综合性学校。 课程设置上中西兼学,采用班级授课制,聘请有大量的外国教习,管理上亦受制于列强。 意义:近代历史上仿照西方建立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打破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教育模式,标志着“向西方学习”的口号开始化作具体行动。 (3)改制书院 即对科举制度、旧式书院及学塾进行局部改良,在旧书院的形式下注入新的教育内容,使旧式书院从课程设置到教学形式(如班级授课制)逐渐接近于新的学堂。 3、洋务教育的历史作用 洋务运动时期,为了培养通晓洋务的人才,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化教育的开始。 洋务教育标志着中国近代化教育的发展,是中国教育近代转型的发端。 洋务教育与传统教育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洋务教育是中国教育近代转型的发端? 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与日本教育近代化相比最大的差距在哪? 日本教育近代化从一开始就把废除儒家教育制度、建立近代的教育制度作为目标,除旧布新,成功完成了对儒家教育体系的转换。 中国的洋务教育并不是在中央政府推动下的全面改革,而只是地方官员为应付时势而采取的新教育措施。 由于从一开始就没有统一的规划,在实际的运作中只布新而不除旧,对传统教育的冲击不是直接的。这就决定了洋务教育的规模是很小的,造成的影响力也是零星而分散的,远远未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统一的规模和学制。 2、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活动 (三)“新政”时期的教育 1、科举制的改革与废除 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 递减科举取士的中额; 废止科举:1905年 1905年,在上海的《图画日报》上刊登的一则小故事——是清末废科举、兴学堂的教育大变革时代的真实反映。 随着国门的洞开,中国社会发发生了巨大变化,科举制已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以八股取士的科举考试不仅对国家的自强、发展没有帮助,而且成为禁锢读书人思想才智的桎梏。废除科举制成为社会各界的强烈要求。 你认为科举制度应不应该全盘否定? 正视科举制的进步作用 科学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他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 中国科举是以才学录取官僚的制度。它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仕”的原则,给广大中小地主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的阶梯而入仕以登上历史的政治舞台,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机会和条件。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具开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人才选拔制度。 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和唐文化的发展造就一批诗人,推动古文运动和传奇小说发展,使唐文学达到很高水平。 在科举时代,书院、私塾、义学、宗族学堂等教育机构遍布乡村、民间,尽管它们是服务于科举考试的,但也由此普及了初级的教育。 在科举时代,中国许多地方农村的识字率是比较高的。据估计:男的已达30%-45%,女的也达到2%-10%。 由此可见,科举在传统社会具有促进教育普及和民间兴办教育的正面作用。 中国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是如何演变的? 我国大学入学考试的演变 太学建立后,汉代即确立了太学生考试入仕制度,每年对太学生考试一次,即“岁试”。考试采取“射策”的方法。考试的内容是关于经学的。 汉代的太学生考试入仕制开创了教育与选官即“储才”与“出仕”“考试与功名”“读书与做官”相结合的先河。 清末废科举,推广学堂 1905年废除科举制后,建立的现代新式学堂,采取公开招生,并举行入学考试,代表了新式大学入学考试的萌芽

文档评论(0)

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