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盆地类型及沉积特征.doc
盆地类型及沉积特征
1 沉积盆地分类的回顾
在苏联, 有哈因( 1954) 、布劳德( 1964) 、维索斯基( 1979) 、乌沙科夫、库狄卢夫( 1982) 等的沉积盆地分类。在西方, 有Holbouty( 1970) 、Dickison( 1976) 、Klemme( 1971、1975、1983) 、Bally- Snelson( 1980) 、Miall ( 1990) 、Perrodon( 1980) 、Kingston( 1983) 等的分类。我国石油地质学家也对盆地进行了深入研究, 如朱夏( 1965, 1983) 、张厚福( 1979) 、叶连俊和孙枢( 1980) 、刘和甫( 1983) 、田在艺( 1993) 、甘克文, 王东坡, 孙肇才, 陈沪生, 赵文智等。最近, 翟光明等根据盆地形成的4 种构造环境将盆地分成16 种类型[1]。20 世纪后期AAPG 组织当今世界著名的石油地质学家推出了5 套论文集, 分别论述了①离散- 被动边缘盆地、②内克拉通盆地、③活动边缘盆地、④前陆盆地与褶皱带和⑤内裂谷盆地[2-6], 试图把油气藏( 田) 的形成及分布与盆地类型联系起来, 但是这种尝试并未获得预想效果。
诚如《前陆盆地与褶皱带》编者在“总结和结论”一章中承认:“油气生成与分布是一个问题, 前陆盆地拥有西方世界石油资源的20%, 而扎格里斯一个前陆盆地便占了其中3/4 以上, 而中东型的构造在世界上只有一个。控制巨型油气田分布的因素是什么, 目前所知的最佳配置状态是否会在其他地区重现, 或我们目前根本并没有识别出! ”为此, 他们建议,“以能代表90 年代水平的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方面的新认识来补充、完善控制巨型油田的成藏条件! ”他们还提到, 巨大的西加拿大盆地油砂, 东委内瑞拉盆地沥青资源的成因问题, 尽管作了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它们的烃源岩问题至今仍没有满意的结论[5]!
松辽盆地油气勘探开发历时50 多年, 但关于松辽盆地类型、性质的争论一直在继续着。如朱夏、李德生的板内坳陷盆地; 杨万里、杨继良、高瑞祺等的克拉通内复合盆地; 陈学儒、刘和甫、Klemme、童崇光、郭占谦等的裂谷盆地; 高名修、杨祖序、Bally 等的弧后盆地; 赵重远的中国型板块侧缘盆地; 陈发景的克拉通内凹陷盆地; 郭成铠的长期发育叠合盆地; 徐旺的缝合带型盆地??等等[7]。看来盆地类型演化十分复杂, 不同学者对同一地质现象的观察提出不同的盆地类型, 这也是很正常的。
1 沉积盆地成因
沉积盆地的形成首先依赖在地表出现的突出于地表以上的正地形和相对向地壳内凹进的负地形,同时还要依赖地下均衡作用的配合。被削蚀的正地形要在负荷减轻后均衡调整面上上升的驱使下继续上升,保持它处于被削蚀的状态;接受沉积的负地形要在沉积负荷加重力的压力下迫使均衡调整面下降,维持它能继续接受沉积的负地形状态。
1.1板内盆地形成的控制因素
板内盆地是指中国大陆在二叠纪末, 大洋板块消失, 大陆板块全部转为陆相沉积后的重要构造类型(任纪舜,1980)。它包括与克拉通有关盆地; 与裂谷带有关盆地; 与挤压带有关盆地。
它们的形成受以下几种大地构造因素所控制:1) 受走滑断裂活动影响。中国东部郯庐大断裂在中生代的左旋扭动而新生代转为右旋扭动(张文佑, 1981), 对中国东部克拉通基础上形成的裂谷盆地, 如渤海湾盆地、苏北盆地、南阳盆地等的形成起了一定的控制作用。而中国西部阿尔金山走滑大断裂在中生代为右旋, 新生代转为左旋, 对柴达木、酒西、花海以及塔里木盆地分割性断陷的形成亦起了一定的推进作用。2)地幔垫影响。新生代始, 太平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方向改变以来, 除在东亚大陆边缘形成一系列大陆边缘盆地外, 大陆深层地幔亦呈局部上升状态, 迫使地壳减薄, 表层引张应力加强, 从而在中国东部出现裂谷式断陷(王尚文,1983),大部叠加在郯庐大断裂扭动形成盆地基础之上, 部分为新生断陷盆地。这种裂谷式断陷盆地特点在于, 以鲁东隆起(地垒)为中心(杨祖序, 1989), 以北均为北断南超、北陡南缓的凹陷, 以南均为南断北超、南陡北缓的凹陷, 两者呈对称箕状。中国西部诸盆地深层地幔虽然不像中国东部形成“ 垫” , 但大部分盆地却都位于地幔隆起或斜坡带上。它们对于形成盆地初期断陷, 肯定有一定促进作用。晚第三纪末期印度板块北推、碰撞对中国西北部地区陆相沉积盆地形成起了一定的控制作用。中新生代欧亚板块除在西藏地区曾有过几次裂陷, 形成特提斯大洋外, 印度板块每年以5.8 士0.6cm(minten and Jordan), 1992) , 上新世时已和欧亚板块相碰, 使阿尔金断裂带位移量为3.0 士2.0cm/cm年速度。这种远距离效应影响着西北地区已有断裂呈两种扭动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潜在问题分析(potentialproblemanalysis).doc
- 激光打印机的结构和原理.doc
- 点放型特征与特征操作.doc
- 炼厂气分析方法.doc
- 热电实时监控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实现.doc
- 烹饪原料加工技术-绪论篇.ppt
- 焦溪的保护规划.doc
- 煤矿职工创伤急救培训探讨.ppt
- 爆破设计—世纪大道.doc
- 爱立信OSS操作手册(附带BSC操作与维护).doc
- 2025年网络文学平台版权运营模式创新与版权保护体系构建.docx
- 数字藏品市场运营策略洞察:2025年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白皮书.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防护与合规性监管策略.docx
- 剧本杀剧本创作审核标准2025年优化与行业自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 全渠道零售案例精选:2025年行业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网约车司乘纠纷处理机制优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烘焙食品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合规经营与风险规避.docx
- 2025年宠物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