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絮凝剂剖析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届全国高聚物分子表征学术讨论会 广州2006年12月11~14日 高分子絮凝剂剖析研究 王旭峰1王新德2牛学坤2张遵1韩琳1张玉清¨ (1.河南科技大学河南洛阳471003;2.黎明化工研究院河南洛阳471001) 一、前言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使水的耗量急剧增加,水污染情况日益严重,引起了水资源的匮乏。 污水的净化处理就成了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之一。絮凝剂在用水与废水处理中占有重要的 地位。目前使用的絮凝剂主要有无机和有机两大类。同无机絮凝剂相比,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具 有用量少、适用范围广,受盐类及环境条件影响小,污泥量少,处理效果好等优点越来越引起 人们的广泛关注n3。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由于分子量大,分子链官能团多的结构特点,在市 场上占绝大优势,其中以聚丙烯酰胺系列最为广泛。 目前国内有一些大的污水处理厂所用的高分子絮凝剂为国外公司生产,效果较好。为了使 国内的高分子絮凝剂质量赶上国外产品,首先要弄清楚国外样品的结构。为此,我对加拿大某 公司提供的两个样品进行了剖析。其中样品1为白色固体颗粒,样品2为米黄色胶状液体,产 品规格不详。 二、实验方法 用BRUKERV-70傅立叶红外光谱仪、BRUKER 能谱仪,以及粘度法对样品进行了结构、组成和分子量表征。 三、结果与讨论 样品I 经红外光谱分析,样品特征吸收峰归属与聚丙烯酰胺特征吸收峰一致,而且与BRUKER V一70傅立叶红外光谱标准谱库中聚丙烯酰胺的红外光谱‘21几乎相同,。同时经核磁光谱图确认 其结构为: NH2 C一0 -+CH厂CH* 酰胺分子相临氢核的自旋偶合作用,两者的吸收峰均有不同程度的裂分[31,形成两重峰,6=4.67 处为氘代溶剂的特征峰。 极限增比粘度测试结果:【T1]_781ml/g,根据聚丙烯酰胺增比粘度与分子量关系Ⅲ ’·通讯联系人:电话0379电子信箱zhangyq8@126.COrn B.40 第五届全国高聚物分子表征学术讨论会 广州2006年12月11-14日 [T1]=3.73x10。4【M。]o~,可计算出样品1分子量约为3.50x106。 样品2: 初步红外光谱分析,样品特征吸收峰归属与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物特征吸收峰基本一致, 但在2925cml处有一羟基吸收峰与标准图谱不符(见图4),此处为.CH3的特征吸收峰,可能 为有机溶剂的影响,因此对样品进行红外灯烘烤处理后重新分析,处理后的红外光谱图见图5。 结果与BRUKERV-70傅立叶红外光谱标准谱库中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物的红外光谱‘21几乎相 同,同时经核磁光谱图确认其结构为: OH NH G—O 仁O —士CHz—CH}雨}CH万一CH—}矿 同时根据核磁波谱可基本确定其中有机溶剂为C8长链脂肪烃。核磁波谱图见图6,5=0.88 和8=1.26双重峰为溶剂峰,有16个H,8=1.67处为亚甲基峰,驻2.22处为和酰胺基相连的次 甲基峰,8=3.43处为和羧酸基相连的次甲基峰,两者峰面积积分值约为1:1,可推断丙烯酰 胺和丙烯酸共聚链接比约为1:1。根据次甲基峰面积积分值比例关系可推断,8=1.67处约有 4个H,即2个亚甲基,同时,8--4.75处为水中H的特征峰,所以样品中还含有部分水,8=7.61 处为氘代溶剂的特征峰。 经x射线能谱仪分析,其中含有7.43%(wt)Na,O含量也比较大,可认为其中引发剂为 Na2S208或Na2S208-Nfl2S204体系。 参考文献 【1】1邵颖,周强.我国有机絮凝剂的研究进展[J】.化学工程师,2002,92(5):42—43 【2]2 BRUKERV-70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标准谱库. 【3】丁敬敏,赵连俊主编,有机分析[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50. 【4】GB12005.10-92.聚丙烯酰胺

文档评论(0)

gubeiren_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