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克雷伯菌AmpCβ-内酰胺酶的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境将发生很大改变,有可能会影响到反应过程中的电子传递和复合物I的形成,最终导致酶活力的改 测KatG315位丝氨酸一苏氨酸的突变可能会造成底物难以进入酶催化活性中心而引起酶活力下降。本研 究涉及的其他2个突变位点不在含铁卟啉环附近的保守区段,无法通过Cop和KatG的比较来推测它们 对后者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进一步研究有待于解出I(atG蛋白的晶体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验所涉及的4个点突变均可导致KatG过氧化氢一过氧化物酶活力下降,但可能存 在不同的作用机制,这为KatG蛋白晶体结构的研究提供了一些线索。 B21.208例原因不明发热临床报告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科(成都610041) 宗志勇 雷秉钧 吕晓菊刘自贵冯萍王文雅 目的探讨发热原因不明的病因、诊断方法、预后和治疗。 方法 回顾性地总结分析1997年1月至2001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且符合原因不明发热诊断标准 的208例病人。 9例、伤寒和副伤寒10例;恶性肿瘤35例,占16.83%,包括恶性淋巴瘤15例、恶性组织细胞病9例; 63例,占30.29%;死亡12例,占5.87%。 结论多数FUO能够确诊且预后较好。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和风湿性疾病仍是FUO的主要病因, 其中感染性疾病仍占首位。中国的FUO病因谱与西方国家存在许多差异。发热原因不能明确者的预后 较发热原因明确者为差。 B22.肺炎克雷伯菌AmpC[3一内酰胺酶的研究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400038) 朱卫民钱元恕陈勇川 王宇明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临床上革兰阴性细菌对B一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 的主要机制是细菌产生多种可迅速水解这些抗生素的广谱和超广谱0一内酰胺酶。鉴于近年来肺炎克雷 伯菌已成为l临床最常见的革兰阴性致病菌之一,并是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因此对其所产p一内酰胺 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选择一株对多种口一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肺炎克雷伯 菌,对其产酶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及基因定位,为从分子水平开展院内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株感染的控制 和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材料与方法 一、细菌及表型鉴定 一152— 肺炎克雷伯菌99—799株是我院1999年于一名严重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中分离所得。用多点接种 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呋耨、氨曲南、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高度耐药,MIC128”晷/血,对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也耐药,MIC为32/*g/IIll;对头孢他啶中度敏感,MIC为16pg/ml;对头孢西丁、亚 胺培南敏感,其MIC分别为8、O.25pg/ml。此外,该菌对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也高度耐药,其MIC分 别为32和1289∥IId。 二、B一内酰胺酶等电聚焦 LKBPlmst B一内酰胺酶粗提液的制备及定性检测参照文献方法进行,等电聚焦在PhammeiaSystem等 电聚焦仪上按仪器说明书设置电泳参数,用浸有Nitrocefin的滤纸进行染色,等电点标准按标准考马斯 亮蓝蛋白染色法进行。 三、细菌DNA提取及电泳 采用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使用基因组小量DNA抽提试剂盒(按说明操作)提取基因组DNA, 用0.7%琼脂糖电泳。 四、PCR扩增 2ta (终浓度为200vuml/L),25mmol/L的Mgcl2 Imin,55℃lmin, 72一。扩增参数为94。C 引物各4出(终浓度为1.1vmol/L),50/ta的Taq酶1一,H20 72。C 压5V/cm.时间1h。 五、PCR产物的纯化、克隆 PCR扩增产物经1%低熔点琼脂糖凝胶电泳,切下目的带,用PER产物纯化试剂盒纯化目的DNA,

文档评论(0)

gubeiren_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