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政局动荡与中国政治稳定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非政局动荡与中国政治稳定 导 言 2010年12月中旬以来,突尼斯、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也门、巴林等北非和中东国家的政局变化几乎成为国际媒体的头条新闻。 2011年1月的国际互联网十大热词出炉,“茉莉花革命”上榜。鉴于此类新闻的政治敏感性以及可能的传染效应,我国政府初始采取较为低调的方式报道,甚至采取了封锁信息加高度戒备等一系列维稳防范的措施。国外反华势力却急切地希望这股反政府烈火蔓延到中国而后快,而国内一些持不同政见者和少数人物也非常兴奋地积极活动,企图搞出些动作来。 从2月下旬改变,我国政府开始改变原来采取的回避策略,突破话题禁忌,在舆论宣传上直面“北非式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问题,2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原主任、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对新华社说:那种认为中国可能发生茉莉花革命的想法是“非常荒唐和不符合实际情况的”。3月15日,温家宝总理在两会结束后回答记者问时说:“任何把中国同西亚、北非发生政治动荡的国家相类比都是不正确的!” 那么,这些北非中东国家的政局究竟发生了什么情况?是由什么问题导致的?怎样看待阿拉伯国家政局动荡的本质?中国政府对其立场态度如何?中国是否也可能发生类似情况?本专题将对以上一系列问题作出一些分析。 一、北非中东阿拉伯国家政局动荡 (一) “茉莉花革命”——总统本.阿里出走 所谓“茉莉花革命”是指2011年新年前后突尼斯民众示威导致总统出走的事件。 2010年12月17日,北非国家突尼斯南部地区西迪布吉德街头26岁的大学生蔬菜水果小贩布瓦吉吉,由于遭到执法人员没收取缔的粗暴对待,以自焚抗议,经抢救无效死亡,这一事件激起当地民众特别是失业青年们的无比愤怒,纷纷走上街头举行抗议活动,示威民众与警方发生了激烈冲突导致人员伤亡。此后,全国多个地区相继发生大规模反政府示威活动,引发更多流血冲突且愈演愈烈,……持续一个多月的街头抗议活动,最终导致了总统本·阿里在1月15日出走沙特,结束了本.阿里对突尼斯长达23年的统治。 由于茉莉花是突尼斯的国花,某些人将这次政治事变称之为“茉莉花革命”。值得指出的是,这只是国际社会一些人的一种说法,而新政府外交部长艾哈迈德·乌奈埃斯2月2日在布鲁塞尔欧盟总部表示,他拒绝突尼斯爆发所谓“茉莉花革命”的说法,认为突尼斯自独立后就在不断进行变革,近日发生的事件导致自1987年开始执政的本·阿里总统出走,“是突尼斯发展进程的一部分,与所谓革命毫无关系”。这一表态是值得认真回味的。但媒体把北非中东地区的这类“反政府浪潮”统称之为“茉莉花革命”,且这类反政府烈火正以燎原之势向整个北非、阿拉伯半岛、乃至整个中东地区迅速蔓延。 (二)埃及政治地震——总统穆巴拉克下台 受突尼斯政局影响,从2011年1月25日(埃及警察节)开始,埃及民众走上街头举行抗议活动,表达对警察腐败、物价上涨、高失业率等问题的强烈不满。随后埃及多个城市相继发生民众大规模集会,要求总统穆巴拉克下台。2月下旬,著名国际新闻人物、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改革派精神领袖巴拉迪的回国支持民众示威活动,以及非法团体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的积极活动,起了推波助澜的的作用。2月3日,穆巴拉克总统接受美国广播公司记者专访时说,他已“厌倦”总统职位,愿意现在就辞职,但由于担心国家陷入混乱,他不能现在辞去总统职务。随着抗议活动持续升温,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先后共有365人死亡,5500多人受伤。 在国内外的巨大压力下,2月10日晚,穆巴拉克当发表讲话,宣布根据宪法将部分权力移交给副总统(这一职位空缺30年,刚刚在1月29日任命的)苏莱曼,仍不辞去总统职务。第二天2月11日,军方听任抗议民众集结在开罗郊区穆巴拉克总统府(穆巴拉克已离开)的外面,还允许抗议民众包围了开罗市中心的电视和电台大楼。埃及副总统苏莱曼通过国家电视台宣布,穆巴拉克辞去总统职务,并将权力移交给军方。这样,统治埃及长达30年之久的风云人物铁腕强人穆罕默德·胡斯尼·穆巴拉克在全国民众持续18天声势浩大的抗议声中黯然地走下政治舞台,这一事件对整个中东地区产生了相当大的震动。 (三)利比亚武装冲突——多国联军空中打击 2011年2月16日,数百名利比亚民众在该国第二大城市班加西举行抗议活动,示威者与当地警方和政府支持者发生冲突。2月17日,目击者称,在东部城镇艾贝达有军警狙击手埋伏在屋顶上射击,造成多名示威者丧生。2月19日,班加西形势急剧恶化,利比亚军队向示威者发射迫击炮弹并用机枪进行扫射。美英法等国发表声明,谴责利比亚政府的暴力行径。此后,多个地区的抗议活动继续不断升级,抗议者呼吁利比亚进行更加广泛的政治和经济改革,要求卡扎非辞职下台,遭到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坚决拒绝,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力量展开激烈战斗,拉锯式争夺首都的黎波里附近的几座城市,交战处于胶着状态。 卡

文档评论(0)

xiexie20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