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至今未解的古文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穿越遥远岁月 倾听亡灵声音 破译至今未解的古文字 何积惠/编译 ● 穿越遥远的岁月,倾听亡灵的声音,这是古文字破译领域面临的巨大挑战。埃及象形文字于1823年得到破译,不但将历史记载的跨度拓展了约2 000年,还使我们得以阅读到“拉美西斯大帝”的传闻;玛雅象形文字则表明“新大陆”在罗马帝国时代拥有一种崇尚精致、追求风雅的文明……而本文提及的八种未知文字大多已得到局部破译,一些研究权威宣称对其中好些难题已有更充分的了解,这些未知领域也可望取得更大的进展,尤其是如果有新铭文被发现的话,而这类幸运之事近年来似乎非常频繁。 书写文字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因为它使历史传承成为可能。没有书写文字,就不可能有知识积累、历史记载和科学,当然更不用说书籍、报纸和互联网了。 我们确知的第一种真正的书写文字是“苏美尔楔形文字”,它主要由黏土简或牌匾上呈楔子形状的压印所构成,5 000多年前盛行于美索不达米亚。此后不久,书写文字现身于埃及,接着是欧洲、中国和中美洲。文明昌盛已孕育出数以百计各不相同的文字书写体系,有些沿用至今,就像大家现在看到的那样,而大多数已废弃不用。 那些死亡的文字使我们倍尝可望而不可即之苦。我们可以看到它们书写着什么,但是它们叙说了些什么呢?又该如何破译至今未解的文字呢?首先,必须有足够的素材可供探究;其次,必须同某种已知语系建立某种关联。如果有一则使用两种语言的铭文或可辨认的专有名称,那么它就能发挥非比寻常的功效。例如,罗塞塔石碑的文字就是同时用古埃及语和古希腊语书写成的。如果没有脉络清晰的对应性纽带,那就必须尝试将隐秘语言同已知语系相关联。 许多古代文字已经被破译,但是仍有一些意味深长的奥秘尚待解密。它们可以细分为三大类:用已知文字书写已知语系;用未知文字书写已知语系;用未知文字书写未知语系。前面两类更有可能最终得到破译,第三类堪称“未知的未知”,则是一个艰深得多的议题,虽然它无法阻止人们继续作出尝试的努力。 1.伊特鲁里亚语 希腊语抑或不是希腊语?(文字已知,语系不详) 伊特鲁里亚字母表——皮尔吉城出土了三块公元前500年的金匾,这里所示为其中的两块。左侧金匾用伊特鲁里亚语书写,右侧则使用了腓尼基文。两种文字描述的是同一事件:伊特鲁里亚统治者特法瑞·维利亚纳斯在祭祀场所的献辞 在那些对语言和文字感兴趣的人看来,伊特鲁里亚语是一个令人既着迷又困惑的“烫山芋”。破译伊特鲁里亚语就好像什么也不涉猎,却一味通过阅读墓碑文字来研习英语。伊特鲁里亚文字是以古希腊的字母形式书写的,但其语系跟任何其他语系都截然不同。所以,尽管伊特鲁里亚语的句子能被轻松地“朗读”出来,但除了人名、地名以及少量词汇和规范短语外,没人对其含义有太多的了解。 伊特鲁里亚是一种史前文明,兴起于意大利西部(即现今的托斯卡纳及翁布里亚的部分地区),公元一世纪被罗马帝国所吞并。伊特鲁里亚人文化素养颇高,遗留下数以千计的原始文本。许多伊特鲁里亚的人工器物上镌刻有希腊字母表,想必是从公元前775年左右迁居意大利西部的希腊移民那里借用而来的。 公元前约600年的伊特鲁里亚花瓶或墨水池,状若雄禽,出土地点为意大利维泰博。上面刻有借鉴自希腊字母表作为“楷模”的字母 然而,伊特鲁里亚语的日常字母表却是另一回事。尽管它和希腊字母表极为相似,但两者的差异同样是显而易见的:伊特鲁里亚字母的指向通常与希腊字母相反,因为伊特鲁里亚语是自右向左书写的。 一个多世纪以来,研究人员执拗地搜寻着可解读的伊特鲁里亚单词与已知语系单词的相似之处,试图将伊特鲁里亚语同包括巴斯克语在内的其他语系相联系。这种尝试是徒劳无益的。伊特鲁里亚语肯定不是印欧语,如今像巴斯克语一样被视为另类语种。 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伊特鲁里亚单词可以根据它们在铭文中所处的上下文语境去揣摩,例如Ruma表示“罗马”(Roma),Clevsina意为“丘西城”(the city of Chiusi),Fuflu1ns是指“酒神狄俄尼索斯”(the god Dionysus)。如今,恐怕有250个单词已得到普遍认可,例如ci avil(三年)等,这一数字正在随着新铭文的发现而日渐增多。 2.麦罗埃象形文字 黑人法老的声音(文字已知,语系不详) 罗塞塔石碑用两种文字镌刻而成,现收藏于英国博物馆。法国东方学家让-弗朗索瓦·商博良据此破译出埃及象形文字 公元前1 000年,在阿布辛拜勒与喀土穆之间尼罗河的两大河套地区,即现今的苏丹境内,有一个处于繁盛期的库希王国。库希特(因其首都为麦罗埃,有时候也被称为麦罗埃特)文明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最重要的早期国家之一。 公元前712年,库希国王征服埃及,史称埃及第25个王朝。“黑人法老”统治埃及近70年,直到公元前656年与亚述人开战,迫使库希人重返故土。 麦罗埃象形文字可回溯到这次战败后

文档评论(0)

wen0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