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例老年感染患者探讨碳青霉烯类药物与丙戊酸钠的药物相互作用.pdfVIP

从1例老年感染患者探讨碳青霉烯类药物与丙戊酸钠的药物相互作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届临床药学实践案例分析与合理用药学术研讨会 本多中心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证实,我们相信通过科学研究者及临床工作者的深入研究,丙胺酰—谷氨酰 胺将在临床实践中得到更合理、更广泛的应用,造福患者。 3.4 对患者的用药宣教及回访 由于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时多次发生过敏反应,耐受性较差,难免会使患者心理压力大,并产生了 悲观、抑郁的情绪,甚至拒绝用药。临床药师与患者进行耐心的心理疏导,多次与患者交谈,转移注意 力;同时向患者说明药物治疗的必要性及用药方案的科学性,最终使患者愉快接受改换的化疗方案治疗。 对于患者出现反复的不明原因的发热,以为造成患者及其家属情绪的急躁和波动,临床药师必须要与家 属密切配合,监测患者用药时前后的反应,同时叮嘱家属注意患者的情绪,如果患者再次出现用药的心 理问题立即与临床药师联系。在治疗期间临床药师每天都到病床前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患者出院后临 床药师还进行用药跟踪及回访,根据发热的发作情况合理用药,通过临床药师的努力,不仅使患者树立 了用药的信心,还赢得了患者的信赖与合作。 参考文献:略 从1 例老年感染患者探讨碳青霉烯类药物与丙戊酸钠的药物相互作用 王东晓,李莉,朱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药品保障中心,北京 100853) 摘要:目的 探讨碳青霉烯类药物与丙戊酸钠(VPA )的药物相互作用,以保障用药安全。方法 通过对 1 例多次入院、 反复合用美罗培南和VPA 的老年感染患者的全程药学监护,并结合文献分析,探讨碳青霉烯类药物与VPA 药物相互作用 形式、程度及机制等。结果 碳青霉烯类药物可显著降低VPA 的血药浓度,增加患者癫痫再发风险。其中以美罗培南报道 最多,可在合并用药24h 内使VPA 血药浓度明显下降。目前二者相互作用的真实机制尚待证实,无法通过增加VPA 用量 来改善。结论 碳青霉烯类药物与 VPA 存在严重的不良相互作用,应避免联合应用。存在治疗矛盾时,应依据主要治疗 问题更换抗癫痫药物或选用其他抗菌药物。 关键词:碳青霉烯类药物;美罗培南;VPA ;血药浓度 碳青霉烯(Carbapenem )类抗生素是20 世纪70 年代发展起来的抗菌谱最广、新型结构的β - 内酰胺 类抗生素,多用于重症感染患者。目前已在国内上市的有亚胺培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美罗培南、厄 他培南、比阿培南、法罗培南,国外已上市的还有多尼培南和泰比培南酯。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 VPA )是临床常用的广谱抗癫痫药,其疗效高、安全性好、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小。但VPA 的药动学和 药效学个体差异大,为保证疗效、减少毒副作用,用药过程中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1997 Nagai 等首次报道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可显著降低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 的多个国家对该类药物相互作用多有报道。本文拟通过对 1 例多次入院、反复合用美罗培南和丙戊酸钠 的老年感染患者的全程药学监护,并结合文献分析,探讨碳青霉烯类药物与丙戊酸钠药物相互作用形式、 程度及机制等,为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参与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保障合理用药提供借鉴。 ·74 · 论文集 1 病例概况 患者,女,94 岁,主因 “发热伴咳嗽、脓痰4 天”于2011 年3 月23 日入院。 患者于2011 年3 月20 日出现咳嗽、咳黄脓痰,痰液黏稠。2011 年3 月21 日出现发热,体温39.0℃, 9 予急诊急查血常规示:WBC 10.85×10 /L ,中性粒细胞73%,CRP 7.8mg/dl 。肺CT 示:双肺间质性病变, 双肺多发结节,给予莫西沙星、头孢美唑(具体用法用量不详)抗感染治疗2 天,仍发热,体温最高40 ℃, 9 复查血常规示WBC 15.18×10 /L ,中性粒细胞71.6%,为进一步诊治,以“肺炎”收入院,患者自本次发 病以来精神差,食欲、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糖尿病40 余年,长期口服二甲双胍片控制血糖;冠心病及房颤9 年,平时口服酒石酸美托 洛尔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2006 年患脑梗死并继发癫痫,长期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控制癫痫。否 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入院查体:T :39.3℃,P 130 次·min-1,R 18 次·min-1,BP 130/66 mm Hg (1

文档评论(0)

hnlhfd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