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瑶由I号构造带奥陶系碳酸盐岩油号成丽
牯征与勘搽方向
周新源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
摘要:塔里木盆地塔中I号构造带发现中国最大奥陶系生物礁型碳酸盐岩油气田.为一没
有明显边底水、油气水分布复杂的非常规油气藏。目前发现的油气主要分布在上奥陶统良里塔
格组大型镶边台地边缘礁滩相中.礁滩体储层纵向叠置、横向连片。沿台地边缘大面积分布,
以次生溶蚀孔洞形成的低孔低渗储层为主。塔中奥陶系产出的天然气主要来源于寒武系,以油
裂解气为主,寒武一奥陶系油气成藏系统生储盖组合配置优越。在斜坡部位捕获并保存了大量
早期油气,喜马拉雅期气侵对凝析气藏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沿台缘带形成准层状礁滩型凝析
气藏。塔中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盖组合控制了油气的分布,储层是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多期
油气充注与储层非均质性造成了油气赋存的差异性。塔中奥陶系油气成藏特征与石油地质评价
表明,不仅上奥陶统礁滩体是重要的油气产层,深层的下奥陶统风化壳以及寒武系白云岩也是
大油气田勘探的有利领域。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台缘相带油气藏形成条件富集规律勘探
塔中低凸起位于塔里木盆地中部(图1),是一长期发育的继承性古隆起(贾承造,
战略突破以来,对塔中地区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油气藏进行了锲而不舍的长期探索,尽管
勘探成效显著,却没有发现预想的大油气田。直至2003年以来重上塔中碳酸盐岩、重上塔
中I号构造带,终于有所突破,发现塔中奥陶系礁滩型超亿吨级大油气田(周新源等,
2006),开辟了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新局面。
深入剖析已知油气成藏机理、油气分布规律,对塔中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
义。
1地质背景
塔中古隆起形成早、定型早。早奥陶世末期开始发育,以断块运动为主,形成上下奥陶
统之间广泛的不整合;晚奥陶世末期以褶皱运动为特点,形成了塔中寒武系一奥陶系巨型复
式背斜古隆起;加里东末期至早海西期为构造调整改造期,海西期后稳定升降。多期构造演
化特征造成了塔中古隆起纵向上分层,平面上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结构特征,并控制了塔
中多含油气层复合叠置的格局。
稳定的台缘相带背景、发育大型礁滩复合体。塔中I号构造带位于塔中古隆起北部边缘
2000m,仅有很小的局部构造。塔中I号构造带在早奥陶世末开始发育大型逆冲断裂带,上
215
嘲l塔中地K构造区划与凝析。Utt位髓
奥陶统良壁塔格绑沉积时形成台地边缘沉税环境.发育乍物礁、牲删滩、灰凇丘的多旋划沉
礁滩复合体横jj』艟布规模大,滑台地边缘成带状分布,】}}中2654井区f}缘礁滩体展布K
达120km、宽度为2~5km.望现婀宽东窄、北厚南溥的特点,
礁濉柑储层发行、储盖匹眦良女r塔中II÷构造带上嗅陶统有利储垃段丰嘤分m舟良咀
塔格自【上部礁滩相储层岩^类型多样,卡受为礁滩州牛删肛岩、砂砾胛脏岩、礁肌岩储
集牵『丌J类型主要为粒Ii0与粒山溶孔.主要储层獒型为裂缝扎嗣刑、4UIol聃,裂缝掣,并发
育土=利洞穴型储层礁滩体以低孔低渗储层为主,有利储层段主螋分m在良咀塔格目【七部礁
叠置、横向连片,形成祭体连片的、横向上具有非均质性变化的礁滩体储层.礁滩体上疆有
一套稳定分布的区域盖层上奥陶统桑塔木组泥岩,在塔tf—J号构造带分布广、J毕度大、封
盖能力强,与下伏照里塔格组碳酸盐岩构成良好的储盖组合。
2油气藏特征
2.1整体含油,具有“西油东气、外气内油”的特点
钻探与研究表明塔中I号构造带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都见到良好的油气显示,在东西
200kin范围内均发现了工业油气流,目前已证实的塔中26一塔中82井区凝析气藏东西高差
达1200m.油气分布不受局部构造控制。
塔中I号构造带总体具有“西油东气、外气内油”的特点。从气油比的平面分布特征
看(图2),除塔中621井区的气油比较低外,塔中26—82井区其他工业油气流井的气油比
都在1000以上,具有凝析气藏的特点;南部内带的塔中58、塔中16等井区气油比很低,
为正常油藏;西部塔中45井区为弱挥发油藏,油气分布具有分带性。
厶2油气性质复杂,没有明显边、底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供配电安全管理规程供配电安全管理规程.doc VIP
- ACS880 FPNO_21_PROFINET IO通讯调试指导.docx VIP
- 2025年新高考语文试题全国Ⅰ卷(附参考答案) .pdf VIP
- 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单元测试含期中期末及答案.docx
- BH207 GL 12 050风险岗位应急处置管理制度 副本.docx VIP
- 中小学幼儿园基孔肯雅热健康教育课件.pptx VIP
- 2024版社区两委考试题目.pdf VIP
- 河南省南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质量评估政治试题.pdf VIP
- 2024年水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真题.docx VIP
- 2024年无锡市工会社会工作者招聘考试真题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