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茶艺操作指导 认 识 茶 具 第一节 茶具的发展简史 在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简单,人们发现野生茶树,采其鲜叶,烹汤而食,这时的烹饮方法和器皿极其简单。 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后,茶成为一种饮料,相应地喝茶的器具也有了新的发展。早期作为品茶的器具是与酒具、食具共用的,后来茶器才从食器中分离出来,出现了专门煮茶的锅、品茶用的碗和贮茶用的罐等。 据史学家研究,我国商代前后就出现了茶具——缶,这是一种陶制的小口大肚的容器。据史书记载,我国最早出现品茶器具的是西汉。 唐代时期的茶具种类十分丰富,质地也非常好,人们很注重因茶择具。1987年在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一整套唐代茶具,是迄今为止中国现存的最早的茶具的物证。 宋代茶具更加讲究法度,如品茶用的盏、注水用的执壶、炙茶用的钤、生火用的铫等,不但质地更加讲究,而且制作更加精细。当时人们以饮饼茶为主,品茶的方法主要是煎茶法或点茶法。北宋的蔡襄在他的《茶录》中,说到当时茶器有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茶瓶9种。 元代品茶是采用沸水直接冲泡散茶,不需要用茶将茶饼碾碎,茶具越来越精致,但基本样式还是沿袭唐宋的。 明代,人们饮的是条形散茶,贮茶焙茶器比唐宋显得更为重要,品茶方法同元代,直接用沸水冲泡,因此唐宋时的炙茶、碾茶、罗茶、煮茶器具都无用武之地了,从而产生了一批新的茶具品种。明代张谦德的《茶经》里,说到当时的茶具有茶焙、茶笼、汤瓶、茶壶、茶盏、纸囊、茶洗、茶瓶、茶炉9种。 清代,茶类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茶具从种类和形式上基本上没有突破明代的规范。当时品茶的方法仍然沿袭了明代的直接冲泡法,因此清代的茶具只限于茶盏、茶壶等几种。其茶具通常以陶或瓷制作。 现代,茶具种类和式样更加丰富,工艺也更加精致。其中尤其以紫砂茶具、瓷器茶具、玻璃茶具的使用最为普遍。现代各地茶艺馆及民间使用的茶具主要有:水壶、茶罐或茶盒、茶匙、茶则、茶壶、茶盏、茶杯、茶盘、水盂、茶巾等。 第二节 茶具的种类 一、按质地分类 1. 陶土茶具 陶土器具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发明。最初是粗糙的土陶,然后逐步演变为比较坚实的硬陶,再发展为表面敷釉的釉陶。宜兴古代制陶颇为发达,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几何印纹硬陶。秦汉时期,已有釉陶的烧制。 图3.1 陶土茶具 紫砂茶具由陶器发展而成,是一种新质陶器。紫砂壶和一般陶器不同,其坯质致密坚硬,里外都不敷釉,取天然泥色,大多为紫砂,亦有红砂、白砂,它成陶火温度在1100℃~1200℃摄氏度,无吸水性,音粗韵长。它耐寒耐热,泡茶无熟汤味,能保真香,且传热缓慢,不易烫手,用它炖茶,也不会爆裂。紫砂茶具还具有造型简练大方,色调淳朴古雅的特点,外形有似竹节、莲藕、松段和仿商周古铜器形状的。但美中不足的是受色泽限制,用它较难欣赏到茶叶的美姿和汤色。 紫砂壶(见图3.2)的出现始于宋代。紫砂工艺的真正鼎盛期是明代,此时紫砂工艺异军突起,陶壶应运而生,风靡天下,人们不再垂青于用金、银、锡、瓷所制的茶具,而偏爱平淡质朴的紫砂陶制茶具。明清时期紫砂陶器盛行于世,名品迭出,身价大增。这种现象的产生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明末清初时,社会矛盾异常复杂,文人学士因不满现状,寻求自我完善与自我解脱,追求返璞归真的意趣,在壶饮中寻找寄托,寻找质朴,寻找自然与雅趣。其二,主要反映在它的实用价值上。紫砂壶不但具有近于瓷器的机械强度,又有一定的透气性和微小气孔,用紫砂壶贮茶纳茗,有汤不变色、味不涣散、冬可暖手、夏不馊变等其他茶具无法比拟的优点。 现今的紫砂茶具是用江苏宜兴南部及其毗邻的浙江长兴北部埋藏的一种特殊陶土,即紫金泥烧制而成的。这种陶土,含铁量大,有良好的可塑性,烧制温度以1150℃左右为宜。烧制时利用紫泥色泽和质地的差别,经过“澄”、“洗”,使紫砂壶出现不同的色彩,如可使天青泥呈暗肝色,蜜泥呈淡赭石色,石黄泥呈朱砂色,梨皮泥呈冻梨色等。另外,还可通过不同质地紫泥的调配,使之呈现古铜、淡墨等色。优质的原料,天然的色泽,为烧制优良紫砂茶具奠定了物质基础。 紫砂陶壶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经选泥、养土(窖藏一段时间)、洗泥等许多工序后才能制作。因泥色和质地的不同,泥料呈现出各种色彩,如石黄泥呈朱砂色、天青呈暗肝色等。制陶艺人往往又以不同质地的陶土加以调和、进行创新。如老泥与天青泥、石黄泥调和即呈古铜色;梨皮泥和细白泥调和呈淡墨色等等。人们通常见到的紫砂壶,主要原料是紫砂泥,其颜色紫红,质地细腻柔韧。 图3.2 紫砂茶壶 1) 紫砂壶的类型 (1) 光素型。这类壶外形简朴无华,表面光滑,富有自然光泽。根据圆球、圆柱、四方、八方等几何形状为依据而制作。常见有圆壶、四方壶、六角菱花壶、直腹壶等。 (2) 仿生型。这类壶以塑捏为主,做工精巧、结构严谨。多仿照树木和花卉的枝干、果实、叶片及动物或生活用品的形状制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正式版)B 4706.23-2007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2部分:室内加热器的特殊要求.docx VIP
- WS310-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doc VIP
- 提请县人大常委会任命人员任前法律知识考试题库.docx VIP
- 202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pdf VIP
- Kossi NV2快速操作说明书V1.41.pdf VIP
- 高中英语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Unit1 Reading and Thinking课件.pptx VIP
- 好会计专业版功能操作手册.PDF
- 安全生产责任制及考核制度.docx VIP
- 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与设计标准_GBT.pdf VIP
- 2.3果品类原料(课件)- 《烹饪原料学》同步教学(旅游教育出版社).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