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中国大鲵的研究现状.doc
本科生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 生物地理学
授课学期2014 学年至 2015 学年
第 一 学期
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专 业 生物科学
学号 201211000066
姓名 李翔
任课教师 李友邦
交稿日期 2014年12月30日
成绩
阅读教师签名
日 期
浅谈中国大鲵的研究与保护利用现状
专业:生物科学 学号:201211000066 姓名:李翔
摘要:中国大鲵为我国特有的珍稀两栖动物,主要分布于长江、黄河、珠江中下游及其支流,近十年来,中国大鲵人工养殖及规模化繁殖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数量也有了一定量的回复,但仍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其问题。本文基于“中国大鲵研究近况”一文,收集1999-2013年的相关文献以及资料,从形态、野外资源情况、人工养殖、保护利用以及建议等方面,对中国大鲵的研究做了相关的论述。
关键词:中国大鲵;研究现状;保护利用
中图分类号:Q958
大鲵俗称“娃娃鱼”,隶属两栖纲有尾目隐腮鲵科大鲵属,隐腮鲵科现存2属3种,其中大鲵属2中:一种是仅分布于中国的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另一种是分布于日本本州南部及四国、九州[1]。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距今已有300-7000万年,是一个非常古老的类群,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地质年龄和演化历史,有“生物界活化石”和“水中大熊猫”的称号[2]。
中国大鲵为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由于大鲵对水环境的依赖程度特别大,扩散能力弱[3],现今中国大鲵的分布范围和资源量已经急剧下降,栖息环境也不容乐观,有的地区甚至出现面临灭绝或者已经灭绝的情况。如何采取措施保护现仅存的野生种群,已成为中国大鲵保护和养殖的关键问题。本文对中国大鲵野生资源量情况、人工养殖情况、保护利用现状和建议等方面展开了综述,希望为中国大鲵的野生资源保护及利用提供参考。
1 中国大鲵的形态特征
大鲵体型较大,成年大鲵体长一般为50-150cm,体重能达到10kg以上。大鲵身体分为头、躯干与尾三个部分,头与躯干部上下扁平,尾部左右侧扁,成体没有鳃,用肺进行呼吸;头背部外侧有一对很小的眼睛,没有眼睑,头部背腹面有较多成对排列的圆形疣粒;躯干部两侧有非常明显的纵形皮肤皱褶;四肢粗短,前肢5指,后肢4趾,趾末端光滑没有爪;尾长占全长的1/3左右,大鲵的体色多种多样,大多数个体为暗黑灰色,也有红棕色金黄色等其他体色的个体,大鲵体色随着环境与栖息地的不同而发生变化[4]。
2 中国大鲵野生资源情况
大鲵在我国曾广泛生活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中上游山涧溪流内,分布于河南、陕西、山西、甘肃、青海、四川、重庆、贵州、湖北、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和云南等 。虽然大鲵原分布范围较广,但近年来由于过渡捕猎环境的破坏及变迁,大鲵的栖息地已呈明显的片段化和岛屿化。目前鲵自然资源主要分布于中国大陆第二阶梯的山系中,较大的分布区是从北面的秦岭、大巴山,到岷山、大娄、武陵山这一区域,包括湖南张家界、湘西自治州、湖北房县、神农架、麻城龟峰山、陕西汉中、安康、商洛、贵遵义、四川宜宾、兴文、巴中南江、江西靖安等市县,而其他资源零星分布于中南部的山区中,涉及湖北鹤峰、利川、恩施,广西柳州、玉林,甘肃文县、河南卢氏县、蒿县,山西垣曲县、浙江庆元贵州黔东南等地。70年代末期以后,分布范围逐渐缩小,90年代初,大鲵自然种群数量仍有一定规模,自身恢复力还比较强,2000年我国大鲵自然资源量为5-20 万尾,目前有人估计全国总的蕴藏量为 5万尾,实际可能不足 5万尾,以丘陵山区为多[5]。
3 中国大鲵的人工养殖情况
我国各地省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依法批准建立了一批大鲵人工驯养繁殖场,开展大鲵的迁地保护工作。经过全国各地科技人员10余年的不懈探索与努力,对大鲵的生物学研究与驯养繁殖工作均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不仅掌握了大鲵的基础生物学尤其是生殖生态学资料,而且也已经解决了亲鲵培育“人工授精”“人工孵化”“稚鲵与幼鲵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多项技术难题,为大鲵的资源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人工驯养大鲵数量估计在70万尾左右。由于我国在大鲵迁地保护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因此也引起了包括英国伦敦动物协会在内的国际动物保护组织与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与积极评价,为我国政府在濒危野生动物保护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七上历史早背晚默小纸条.pdf VIP
- 《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的护理》团体标准解读.pptx VIP
- 安装施工员工作职责内容(32篇).docx VIP
- 气凝胶隔热保温纳米涂料-气凝胶基础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VIP
- 中心学校校园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pdf VIP
- 电动升降式高杆灯安装使用说明书.doc VIP
- GB50257-201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VIP
- 【备战25年高考数学】解答题06 10类导数答题模板(原卷版) (2).docx VIP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件——专题6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格.pptx VIP
- 【备战25年高考数学】解答题01 7类解三角形答题模板(解析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