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TOF-SIMS研究半导体芯片铝键合点上的有机沾污.pdf
第 19 卷第 9 期 半 导 体 学 报 . 19, . 9 V o l N o 1998 年 9 月 CH IN ESE JOU RNAL O F SEM ICONDU CTOR S Sep. , 1998 用 - 研究半导体芯片 TO F SIM S 铝键合点上的有机沾污 郑国祥 李越生 宗祥福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 上海 200433 任 罗俊一 史 刚 上海先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 200233 摘要 铝键合点的表面沾污增强了对铝合金化表面的腐蚀, 并导致微芯片的失效. 过去大量的 工作多集中在由等离子工艺引起的含氟的无机沾污; 很少接触到键合点的有机沾污. 飞行时间 二次离子质谱 TO F S IM S 提供了一个探测和分析微芯片键合点上有机沾污的有力武器. 作 者比较了两个 TO F S IM S 的正离子谱, 一个是经目检发现键合点有沾污点的芯片, 另一个是 无沾污芯片. 根据对 TO F S IM S 特征谱线和离子像的研究, 认为沾污点是由某些以 CHx 和 N H y 结构组成的有机化合物造成的, 并对铝有腐蚀作用. 经分析发现这些有机沾污来源于微 芯片的工艺过程. PACC: 8280, 8160
1 引言 在半导体器件的失效分布图中, 铝键合系统的失效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失效模式. 它用常
规的筛选和测试很难剔除, 只有靠键合前的逐个目检或老化试验中的强烈振动才可能暴露
出来, 因此对器件可靠性影响很大. 铝是比较活泼的金属, 很容易发生腐蚀, 良好的键合特性
的主要标志就是抗腐蚀. 当铝键合点表面的铝发生腐蚀, 在键合时就会防碍金铝界面的相
互扩散, 导致金属丝键合器件的可靠性下降. 无论在键合点处发生什么类型的腐蚀, 残留在 [ 1 ]
铝表面的沾污在腐蚀过程中总是起主要作用 , 此外还有表面潮湿和电化学反应等方面的
作用. 为了提高芯片键合系统的可靠性, [ 2~ 5 ]、 [ 1, 2 ]、 [ 1 ] 和电学测量[ 1, 5 ] 等分析 XPS A ES ESCA
仪器被应用于针对半导体芯片铝键合点上的无机沾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在这些研究
报道中, 铝键合点的腐蚀被认为是由含 4 2 等离子工艺[ 1~ 3 ] 或芯片经历环境[ 5, 6 ] 引起的 CF O
氟沾污造成的. 由于有机沾污物化学成分的复杂性及在铝键合点表面有机沾污的微区和微 郑国祥 男, 1946 年出生, 副教授, 从事硅器件设计和可靠性分析 李越生 男, 1955 年出生, 博士、副教授, 从事材料和表面科学研究 1座机电话号码 收到, 1座机电话号码 定稿 9 期 郑国祥等: 用 研究半导体芯片铝键合点上的有机沾污 TO F S IM S 703
量等特性, 使得运用上述这些分析仪器对铝键合点表面的有机沾污作分析研究就显得力不
从心, 因此与之有关的研究工作也少见报道. [ 7 ] 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 TO F S IM S 是八十年代后期发展的表面分析手段 . 在静态
S IM S 分析条件下, 以小束流入射的一次离子脉冲束对样品表面的损伤可以忽略, 二次离子
主要产生在未受到过其它离子轰击的区域, 所测得的二次离子谱较真实地反映了样品表面
的理化状态. 与其它表面分析仪器相比, TO F S IM S 显示出其高灵敏度和高质量分辨率的
优势. TO F S IM S 不仅可获得丰富的元素和分子碎片离子, 还可获得大量的分子离子和准
分子离子峰, 这为分析有机沾污的化学成分及其来源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 由于采用了液化金属离子源, 的一次离子束斑在样品表面上可聚焦至小于 TO F S IM S
1m , 并以离子微探针模式针对所测得的二次离子作表面分布像. 基于上述这些优点,
TO F S IM S 成了研究铝键合点表面有机沾污的有力手段. 本工作旨在用 TO F S IM S 研究铝键合点表面的有机沾污, 并用化学分析的方法得出沾
污的来源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2 实验 本测试采用 公司制造的 2000 型 . 入射一次离子由 Charles Evan s TO F M IP TO F S IM S
Ga 液化金属离子源产生. 一次离子束经聚焦后, 经过一个场强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电场, 获得
脉冲宽度为 06~ 07n s 的离子脉冲, 实现脉冲宽度压缩. 一次离子束溅射在样品上, 样品
表面产生的二次离子经过一个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到达微通道板探测器, 使二次离子根据 它们飞行速度不同 因质量不同 得到不同的时间弥散. 在测试中, 二次离子进入偏转式飞行 时间质谱仪的弯曲路径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广东长大美国科来福道路预防性养护和桥梁无缝伸缩缝系统工艺.pptx VIP
- 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pptx VIP
- 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章程(申请人力资源许可证参考用).pdf VIP
- 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课件.ppt
-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课件(PPT 33页).ppt VIP
- SOC-OCV电池测试报告.docx VIP
- 纯化过滤专题报告之一: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行业报告,纯,现代工业生产中极致的魅力.pdf VIP
-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伦理原则.doc VIP
- 投标项目总体架构及技术解决方案.docx VIP
- 高二奋发+勇攀高峰+课件--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