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文化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必修三文化史 命题学校: 命题人: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代诗人杜牧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北宋文人范仲淹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对“庙”和“寺”的解读,不合理的结论是( ) A. “寺”的历史比“庙”则更为悠久 B. 庙是中国古代祭祀天地鬼神之地 C. “寺”由官舍演变成佛教建筑专称 D. 寺庙皈依宗教信仰汇聚历史文化 2、“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春秋繁露》中,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 A. 剥夺富人以抑其骄 B. 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C. 关注民生以抚其忧 D. 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3、汉宣帝执政很有魄力,他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用德教,用周政乎?”这表明汉代统治者的主张是 ( ) A.以选贤任能兼爱为指导思想 B.以仁爱刑名法术为治国理念 C.推崇理学文武相资统治哲学 D.权势法制与伦理劝导相结合 4、屈原忧国忧民怀石自投汨罗江,岳飞精忠报国含冤风波亭,文天祥苦战勤王留丹心,他们三人的共同点是( ) A. 坚守信仰忠于朝廷维护统一 B. 以公民的忠诚维护人格尊严 C. 宁为玉碎坚决捍卫思想自由 D. 奸臣当道报国无门含恨离世 5、理学对宋代以后的中国影响巨大。它对于外来哲学系统,如佛教的敌视使中国的统治者和官僚比此前的时代更难于接受外部的思想和影响,理学对传统的强调是最终抵制了中国的发明和中国精英的批判思维的诸多因素之一。材料说明理学 ( ) A. 推动知识精英接受外部思想 B. 吸收佛道三教合一自成体系 C. 阻碍了古代中国的创新能力 D. 促进了中华文明精神的发展 6、亚里士多德称法律是“不受欲望影响的理性”;查士丁尼的《法学总论》在开篇写道:“正义是使每个人得到其所应得的部分的这种永恒而持久的愿望。”对上述内容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法律是显性道德有理性色彩 B.法律是维护秩序的法宝 C.道德是隐性法律使行为约束 D. 理性正义是法律的精髓 7、中国社会哲学研究员周国平在《尊重生命》中有 “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  )   B.“”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 A. 儒家稳定的地位被打破 B. 佛教开始在中国本土化 C. 儒释道三教本同根同源 D. 三教合流在民俗中映现 9、“随着世俗社会的兴起及城市的发展西方人终于从迷梦中觉醒失踪的古(  ) .文艺复兴. A.十字军东征 10、有学者指出:现在《美国遗产词典》将“科学”定义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鉴定、描述、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从本质上来说,这就是伽利略的方法。对该学者这种说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伽利略已经给“科学”下了精确的定义 B. 自从有了伽利略,人类才开始进行科学研究 C. 伽利略的贡献在于开创了现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D. 我们今天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仍然超越不了伽利略 11、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就社会转型问题曾说:“有人主张寻求文明应先取其外形,但一旦遇到障碍,而又束手无策;我主张先求其精神,排除障碍,为汲取外形文明开辟道路。”按照他的观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应该是(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中国近代前期的历史发展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发展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  ) .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B.争取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 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  ) 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与“上帝直接对话” 牛顿创立经典力 C.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生物“神创说” 爱

文档评论(0)

hsh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