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与对策分析.pdf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与对策分析.pdf

EDUCATIONEXPLoRA”ON 2005年第12期f总第174期 囵日圜日 No.122005 飞鞫嘲鬻黪黟3一‘ f通化师范学院.吉林通化134000) 摘要:中学教师普遍存在教师职业倦怠,井在生理、心理和行为上体现出来。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是过 高的社会期望、过重的工作负荷、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社会比较失衡、不良个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缓解教师职业 倦惠盐须从社会、学校、教师个人等三方面综合加以考虑。 关键词:中学教师;职业倦患;成因;对策 中圈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845(2005)12-0114—02 “职业倦怠”fBumoutl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鲁顿就感和满足感.就会产生挫折感。这种挫折感若得不到及时 伯格于1974年首次提出并引人心理学领域的。近年来.越来 缓解.久而久之.极易形成消极情绪的恶性循环.就会诱发 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职业倦息。所谓职业倦怠.指的是个体 教师职业倦怠. 因不能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或妥善地应对工作中的挫折所经 第二,工作负担重,工作时间紧。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 历的身-t3疲惫的状态。众多研究表明.职业倦怠作为一种心理 人.日平均工作时间远远长于其他一般职业。加之.在追求 现象.在中学教师中普遍存在。而教师职业倦怠无论对教师本 升学率的大环境下.升学率、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与教师的 人还是对教育教学工作都有极大的消极影响。因此.重视教师 职称评定、年终考核、聘用、升职等直接挂钩,人为她加重了 职业倦怠是关注教育、关心教师的重要体现。 教师之间的竞争压力.迫使教师对T作投入更多的时间和 精力.使教师经常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态中。尤其在教育信 一.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寰现 息化的今天.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应用.拥有知识不再是教师 一是生理方面:经常产生疲劳感.失眠、食欲不振、喉咙 的专利.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学习知识、吸纳信息。因 嘶哑、背痛、头晕、全身酸疼、内分泌功能紊乱、血压升高等. 此.教师要想胜任教育教学工作.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和精 女教师还会出现生理紊乱、月经失调等。 力来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和 二是心理方面:在认知方面.感受到工作没有意义,没 技能.使自己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所以说.无论从哪方面 有价值.将其看做是枯燥的机械重复的琐碎事务.觉得前途 来讲.这些都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暗淡.没有希望:在情感方面.对工作失去兴趣.厌倦.情绪 第三.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有独立思 波动太,经常感觉抑郁、焦虑和烦恼等;表现在意志方面,在 维能力的学生.其思想和行为不易受教师的控制。随着社会 工作中碰到困难就躲.不愿钻研。 的发展.中学校园也不是一片净土.社会上的不良习气和精 三是行为方面:心理上的转变盲接在行为上有所反映. 神污染不断渗入校园.干扰了教师辛苦建立起来的教育秩 表现为对工作敷衍了事.情绪波动大,,由于经常感到压抑、 序。这让教师难以相信自己的行为能有助于现实的改善,久 焦虑.普遍对工作缺乏进取心.减少接触或拒绝接纳学生. 而久之.教师就会感到力不从心,最终导致对教师职业的厌 将学生视为投有感情的动物.用固定化的语言来描述学生 倦。另外,社会媒体的误导,新“读书无用论”思想的抬头.使 个体,对待同事也常常持多疑的态度。 得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愿意读书.学习动机模糊,对学习没有 兴趣.

文档评论(0)

gacz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