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什么是儿童?.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什么是儿童?.doc

什么是儿童?   按照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界定,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   我国1991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成年人保护法》),则将未满18岁周岁的公民称作未成年人。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   1990年8月29日,我国政府正式签署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1992年3月2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该公约。自1992年4月1日起,《儿童权利公约》正式对中国生效,我国政府开始承担并认真履行《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保障儿童基本人权的各项义务。在批准《儿童权利公约》的同一年,我国政府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并制定了《儿童权利公约》国别方案,即《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由于我国是亚太地区最早开始《儿童权利公约》签约后续行动的国家,所以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称为“旗舰”。   儿童享有哪些权利?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所确认的儿童权利,多达几十种,比如姓名权、国籍权、受教育权、健康权、医疗保健权、受父母照料权、娱乐权、闲暇权、隐私权、表达权……等等。我们可以将儿童享有的各种权利,进一步概括为四种最基本的权利,即:  生存权 — 每个儿童都有其固有的生命权,并享有可达到的最高标准的健康权和获得医疗关怀的权利。  发展权 — 每个儿童有受教育权(包括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和 获得其体能、智能、精神、道德、个性和社会发展的权利。  受保护权 — 每个儿童有免受歧视、虐待和忽略的权利。在危机和紧急情况下,孤儿、难民中的儿童等困境儿童应受到优先和特殊保护。  参与权 — 每个儿童有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儿童有权利就所有影响他们生活的事项发表自己的意见。   赈灾过程中,儿童的受保护权应该受到特别关注  反对一切形式的儿童歧视   每一个儿童将得到平等对待,“不因儿童或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的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它观点、民族、族裔或社会出身、财产、伤残、出生或其它身份而有任何歧视”(参见第2条)。  保护儿童一切人身权利   每一个儿童将受到如下保护:家庭团聚保护(第10条);儿童隐私权保护(第16条);免受虐待和任何形式的身心摧残、照料不周以及剥削的权利(第19条);收养保护(第21条);禁止童工(第32条);禁止滥用药物(第33条);禁止性剥削(第34条);禁止诱拐、买卖和贩运儿童(第35条);任何儿童不受酷刑或其它形式的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第37条);司法保护(第40条)。  关于处于危机、紧急情况下的儿童保护   脱离家庭的儿童保护(第10条);难民儿童保护(第22条);对儿童的安置(第25条);武装冲突中的儿童保护(第38条);以及帮助遭受虐待、剥削、战争、忽略的儿童身心复原,重返社会。其康复和重返社会应在能促进儿童的健康、自尊和尊严的环境中进行(第39条)。   儿童权利与儿童报道   关于儿童权利与儿童报道,有三点应该强调:   第一,中国政府签署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政府及所有组织或机构以及个人都有责任保护儿童权利不受侵犯,包括媒体。保护儿童权利,应该成为我们行动的准则。如果新闻价值与儿童伤害发生冲突,应该坚持“儿童最大利益原则”,为保护儿童免受伤害而放弃新闻价值。   第二,应该认识到在媒体报道方面儿童应该享有的权利,比如:其人格尊严受到尊重的权利;知情同意的权利(包括拒绝采访的权利);隐私保护的权利;不受任何伤害(包括精神伤害)的权利;按照自己的意愿表达意见的权利等,并在媒体报道中注意保护儿童的权利。   第三,在灾难发生后,建议从儿童权利的角度进行报道,而不仅仅是为追求报道效果利用儿童来“煽情”。可以报道这场灾难如何损害了儿童上述权利,以及如何在赈灾过程中保护儿童的权利并赋权儿童。 记者报道参考:儿童报道指南   有的记者会提出,如果儿童有这么多权利,我们还怎么采访儿童?在这方面,国内记者们已经组织起来,进行了积极的探讨。记者们试图通过自律和自我培训来在媒体报道中保护儿童权利。   这里提供7个有关困境儿童的报道指南,其中四个是国内记者的讨论结果,另外两个是在与记者讨论的基础上我们编写的指南。这些指南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如何保护儿童的权利并赋权儿童,如下:   1.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报道中的伦理原则和指南》   2.中国法学会反对家庭暴力网络《家庭暴力报道专业准则》 2004年   3.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项目宁夏、青海、广西媒体《女童报道指南》,2005年   4.全国妇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项目广东媒体《儿童暴力报道伦理指南》,2007年   5.全国妇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项目陕西媒体《儿童权利报道指南》,2008年   6.中国关心下一代委员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项目《有关受到艾滋病

文档评论(0)

egi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