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课时).doc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课时)
东中市实验小学 孙莉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
2.关注文本中的数据和细节,感知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的写作特色。
3.借助想像、诵读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谈迁在厄运到来时打不垮的信念,并懂得只要有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
2.关注文本中的数字和细节,感知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的写作特色。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齐读课题)
二.锁定“信念”,体会编写《国榷》之艰辛,感受谈迁不垮之志。
(一)“厄运”导入。
出示:“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地流淌。”
1.究竟是什么事情令一位年近花甲的谈迁老泪纵横?
2.学生交流。
(二)关注数据,体会编写《国榷》之艰辛。
出示:“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1.仔细读这句话,你会发现这句话有个特别之处?
2.师:对了,这句话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有许多数字,从这些数字中你读出了什
3.学生交流。
4.感知写作特色。
作者在描述作品时更多地使用了一组组的数据,让我们感受到了《国榷》来之不易,《国榷》是谈迁的心血之作,《国榷》是一部鸿篇巨制,所以说列数据有时并不逊色于成语。
5.指导朗读。
出示:“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还有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国榷》的编写来之不易?
出示:“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1.指名读句子。
2.“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从这个数据中你读出了什么?
3.仅仅是艰辛、劳累吗?“四处抄书”过程中,真的就这么一帆风顺吗?
过渡:可是,天有不测风云,这么一部鸿篇巨制,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对于谈迁来说,小偷偷走的仅仅是一箱书稿吗?他实际上偷走了什么?难怪谈迁:“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地流淌。”
1.是啊,茶饭不思,他在思什么?夜难安寝,他又在想什么?
2.然而这一切的一切,转眼间都化为乌有,谈迁会是怎样一种心情?
3.指导朗读。
然而,面对这致命的打击,谈迁垮下去了吗?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1.这句话中有一个词“挣脱”,谈迁要挣脱什么?
2.是什么在支撑着他从痛苦、伤心中挣脱出来?
齐读。
(四)精读重编《国榷》,感受谈迁不垮之志。
过渡:同学们,让我们再次静下心来,再来读一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读边画出你最有感触的语句,并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1.出示:“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
2.出示:“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师:终日是什么意思?
3.出示:“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生读句子,谈感受。
(五)
1.两部《国榷》相比,有何异同?
2.理解写作方法。
3.面对谈迁,面对新《国榷》,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要说?
4.指名交流。
5.师:同学们说的真好,正如蒋光宇先生在这篇文章的最后所说:出示:“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小结:同学们,坚守信念有时候的确很难,要忍受孤独、寂寞,甚者痛苦的煎熬。但人生总要有梦想,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一定要学会坚持,像谈迁一样,即使遭遇不幸,我们都有勇气从头再来。让我们再次朗读作者那句充满力量的话语,并把这句话永远地记在心中。
出示:“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三、作业设计。
1.默写课文中的四字词语并体会作用。
2.在书签上正确、端正地摘录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送给自己或朋友。
3.推荐阅读:《谈迁传》。
板书设计: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立志写书 化为乌有
奋笔疾书 名垂青史
做一个教学的追梦人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反思
孙莉
“多读文本,细读文本,研读文本,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不知是哪位先贤哲人说过的话了,确定教材后,我便一头扎进了文本,潜心苦读,驰骋穿越。
一、“读”占鳌头
备课要做到把教材读”厚”,也需要做到把教材读“薄”。崔峦老师曾经指出:上好阅读课的前提是教师对文本准确的解读。教师要把自己作为普通的读者走进文本,投入其中,忘乎所以,还要拓宽视野,阅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