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铺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调查报告修改版.docVIP

关于安铺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调查报告修改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安铺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调查报告 背景资料 农村,是中国革命的起源地,是中国政权的根据地。建国以来,国家一直把城市作为发展的中心,农村则用它的粮食、劳动力默默的支持城市的发展。现阶段,城市发展达到了一定程度,而农村则是一片还没有开垦的“荒原”,发展潜力很大。 近年来,党和国家开始关注农村的发展,连续几年把“三农”问题写进中央一号文件。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200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要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安铺镇历史悠久,始建于明朝正统九年(1444年),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初建时称暗铺,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改名为安铺,隶属石城县。民国23年(1934年)成立镇公社,1950年属第四区,1956年属安铺区,1957年改为镇,1958年10月属胜利公社,1961年属安铺公社,1968年成立廉江县安铺镇革命委员会,1980年改为安铺镇,1997年5月撤消原河堤镇建制,划并安铺镇管辖。根据文献记载,早在清朝嘉庆期间,安铺镇就是一个繁华的集贸中心。曾与中山小榄镇、顺德容奇镇、东莞石龙镇并称为广东四大古镇。安铺镇位于廉江市西南部,东经110°01′,经纬21°28′,距离廉江市区34公里、东连横山镇,南连遂溪县沙古镇、界炮镇,西濒北部湾,北连营仔镇。地处九洲江入海口,绝大部分属冲积平原,土地平旷肥沃。全镇总面积85.5平方公里,耕地5.2万亩,海岸线长3.5千米,林地1.1万亩1997年5月安铺、河堤两镇合并为安铺镇,现下辖18个村委会,14个社区居委会有自然村187条,27800户,2006年底总人口121146人,其中城镇人口42530人、农村人口78616人,劳动力37950人。提到发展优势,李世东说:安铺的发展至少具有“人口相对集聚、工业体系完善、商务贸易繁荣、人文环境良好、国家政策倾斜”五大优势,特别是渝湛高速公路修通后,打通了安铺与各大城市连接的交通“动脉”,使安铺的发展如虎添翼。——城镇人口集聚。1997年5月安铺、河堤两镇合并为安铺镇,镇区面积10.5平方公里——工业体系完善。安铺镇是湛江市工业重镇,工业体系较为完善,门类繁多,结构合理,且有龙头企业多家——商务贸易繁荣。安铺镇素有“古商埠”之称,历史上商贾云集,商业发达,商贸繁华,古文化积淀深,曾经是内陆与东南亚的黄金通道。——人文环境优越。作为“四大古镇”之一的安铺文化底蕴深厚,至今还保留有中山公园、文笔塔、关帝庙等文化古迹;民间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国家重点镇政策的倾斜优势。安铺镇2001年被定为广东省中心镇;2002年被列为广东省小城镇综合健康发展试点镇;2004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镇。据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第324期文章《新农村建设要“三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后的形势要求以及现代化建设远景目标所提出的一项长期历史任务,不能急于求成。应该全面认识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不能简单化。应该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能由政府包办代替戒急于求成,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党中央以 为指导,根据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后的形势要求以及现代化建设远景目标所提出的一项长期历史任务。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式的讲话中强调,从本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这就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戒简单化,全面认识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央提出的“五句话、二十个字”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体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的全面要求,渗透着“以人为本”,把实现农民群众的利益、增进农民群众的福祉当作根本出发点的精神。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内容中,生产发展是中心,是实现其他要求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基本尺度;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体现了精神文明和人居环境的双重要求;管理民主则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各项内容紧密相联,我们要完整地予以把握 戒政府包办代替,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新农村建设应当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新农村建设的

文档评论(0)

jiangcq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