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膜分离技术在传统中药生产中的应用_药学论文.doc
膜分离技术在传统中药生产中的应用_药学论文
膜分离技术在传统中药生产中的应用_药学论文
【摘要】 膜分离具有效率高、能耗低、操作简单、环境友好等优点,在传统中药生产中呈现出显著的技术优势。文章对膜分离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的提取分离、在制剂生产方面去杂除热源以及药剂浓缩和溶剂回收方面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归纳,并对膜分离技术在中药生产中全面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膜分离技术 中药 提取 纯化 浓缩
Abstract:Membrane separation processes, with its distinguished feature of high efficiency, low energy consumption, simple operation and friendly-environment, has exhibited the observable technology advantage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duction.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status and development were described in the paper, including the separation of the Chinese medicine effective components and effective sties, getting rid of impurity and heat source of medicament, medicament concentration and solvent reclamation. Furthermore, the questions in 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y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traction; Separation; Concentration
中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的瑰宝,它以独特的功效在世界医药领域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中药取自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天然产物,不可避免地需要“去伪存真”,因而“分离”是中药领域的共性关键技术。长期以来,我国的中药生产一直沿用煎煮、醇沉、蒸发浓缩等陈旧生产工艺,不仅产品质量粗糙、性能不稳定,而且能耗较大、存在环境污染隐患等缺陷,使中药产品的市场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可见,运用高新技术提高中药制品质量,实现中药生产现代化势在必行。
近年来,膜分离技术因效率高、能耗低、操作简单、环境友好等优点受到了人们极大的关注。膜分离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1,2]:①精制纯化中药提取物,以得到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和有效部位群;②解决中药注射剂、口服液等制剂的澄明度、无菌、无热源问题;③浓缩,提高药效成分浓度,减少剂量;④回收溶剂,实现分离过程溶剂的循环使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1 中药有效成分、有效部位的提取分离
1.1 中药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中药的有效成分一般是指具有明确的化学结构式和物性常数的化学物质,而能够代表或部分代表原来中草药疗效的多组分混合物,常称之为有效部位[3]。中药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通常含有无机盐、生物碱、氨基酸和有机酸、酚类、酮类、皂苷、甾醇和萜类化合物以及蛋白质、多糖、淀粉、纤维素等,其相对分子质量从几十到几百万不等。
一般来讲,高相对分子量物质主要是胶体和纤维素等非药效成分或药效较低的成分,而药物有效部位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较小,仅有几百到几千[4]。这些大分子量杂质的存在,不仅降低了中药有效部位的浓度,加大了服用剂量,而且也使中药容易吸潮变质,难以保存。因此有必要对中药的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
1.2 传统的提取方法传统提取方法大多首先采用溶剂(多为有机溶剂)初步提取含中药有效成分的混合物[5],如石油醚或汽油可提出油脂、叶绿素、挥发油、游离甾体等亲脂性化合物;丙酮或乙醇可提出苷类、生物碱以及鞣质等极性化合物;水可提取氨基酸、糖类、无机盐等水溶性成分。得到的各个部分经活性测试确定有效部位后再通过层析、重结晶等分离技术对药效成分进一步精制。
传统的做法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提取过程中有机溶剂可能与药效成分发生作用,使其失去原有效用。另外,大量使用有机溶剂即提高了生产成本,又破坏了环境。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青岛地区结核分支杆菌吡嗪酰胺耐药基因pncA的检测_药学论文.doc
- 青岛市及周边地区近10年胆石病构成调查_医学论文.doc
- 青岛市新型城区卫生服务情况的调查_医学论文.doc
- 青岛市过敏性疾病病儿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构成特征_医学论文.doc
- 青年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糖代谢状况的评价_医学论文.doc
- 青年大肠癌92例发病与病理特点分析_医学论文.doc
- 青春期女性应用复方口服避孕药炔雌醇环丙孕酮对骨矿物质密度的影响_医学论文.doc
- 青紫薯色素安全性评价_药学论文.doc
- 青蒿琥酯抑制MCF7细胞的机制探讨_医学论文.doc
- 青蒿琥酯抑制人结肠癌SW620细胞侵袭的研究_药学论文.doc
最近下载
- 餐饮值班管理课程培训.pptx
- 尔雅《批判与创意思考》课后习题+期末试题.docx VIP
- 6-4正奇租赁二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现金流预测分析报告1213日.pdf
- 算法设计与分析(北航)中国大学MOOC慕课 章节测验期末考试客观题答案.docx
-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docx VIP
- T IAC CAMRA 50-2024 《事故汽车常用零部件修复与更换判别规范》(2).pdf
-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平行四边形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学历案教案附作业设计(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致性).docx
- 长江经济带港口发展研究(2011~).docx VIP
- 染色技术 8.1 涤纶结构特点和分散染料分类 8.1 涤纶结构特点、分散染料分类.pptx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必读书目《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