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颅内压监测在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_医学论文.doc
颅内压监测在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_医学论文
颅内压监测在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_医学论文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行颅内压(ICP)监测对临床治疗的意义。 方法 对57例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入院后行颅内压监测,根据颅内压变化的水平调整治疗方案,对照组61例患者不行颅压监测,根据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及CT检查,进行常规治疗。结果 ICP监护组在疗效,预防并发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二者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对于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行颅内压监测对于降低并发症,改善预后方面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颅内压中重型颅脑损伤 预后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ignificance of intracranial pressure(ICP) monitoring in treatment of acute moderate and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ethods :57 patients with moderate or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were treat with the use of ICP monitoring , the therapeutic schemes wer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changes of ICP .The control group ,not including ICP monitoring ,was administrated on the basis of clinical observation ,the conditions of consciousness and CT scans. Results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the prevention of complication in ICP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0.05). Conclusion The present study shows successive ICP monitoring is beneficial to reduce complication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Key wods】Intracranial pressure Moderate and severe brain injury Prognosis
中重型颅脑外伤后颅内压增高的处理是急诊外科及神经外科工作中经常面临的重要问题,持续颅内压增高可引起脑血流量降低,脑供血不足,造成脑缺血、缺氧,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甚至发生急性脑肿胀死亡,因此如何及时、有效、持续地控制好颅内压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近年来,持续颅内压( ICP) 监测对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的指导意义显得愈发重要, 通过严密监测颅内压并有效干预颅内压增高, 维持恰当的脑灌注压, 已成为治疗颅脑外伤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1]。自2009年11 月-2011 年1 月, 我院急诊外科及神经外科对57 例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测, 在监测下进行治疗,现与61 例非监测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对照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颅压监测组:57例中男35例, 女22 例 年龄15~76 岁, 平均( 39.2±8.5) 岁单纯硬膜外血肿14 例, 硬膜下血肿合并脑内血肿16 例, 混合性血肿( 硬膜外、硬膜下、脑内均存在) 13 例, 单纯脑内血肿14 例。GCS评分4~12 分, 平均( 7.4±1.1)分。
对照组:61例中男34 例, 女 27例 年龄11~78 岁, 平均( 35.8±9.9) 岁 单纯硬膜外血肿15 例, 硬膜下血肿合并脑内血肿19 例, 混合性血肿12 例,单纯脑内血肿15例。GCS 评分4~12分, 平均( 7.8±1.7)分。两组在性别、年龄、出血部位、GCS 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gt0.05) ,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颅压监测组:所有病例均采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光导纤维颅内压监护仪。32例患者在床旁行脑室穿刺,穿刺成功后置入颅内压监测探头;25例在急诊开颅手术中时于侧脑室置入监测探头。其后持续监测颅内压,并根据颅内压变化水平调整治疗方案,IC15mmHg时,一般不使用脱水药物。15ltIC20mmHg, 一般采用小剂量甘露醇( 125ml 每12h1 次) 与甘油果糖( 250ml 每12h 1 次) 或白蛋白(10g每12h 1 次)交替,。若20ltIC40m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