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辛弃疾的题壁词
[摘 要]题壁文学在宋代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并成为文人雅士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辛弃疾本人也创作了数量不少的题壁词。不难发现,辛弃疾的题壁词创作动机包括自抒胸怀、应他人所请和应酬客套,不同动机而创作的作品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格和特点:在题材内容方面,辛弃疾的题壁词更趋多样化,家庭琐事和抒发历史兴亡感的作品出现,无疑进一步拓展了原来单一的写景抒情题壁词;作品风格也不再囿于实景描绘而采用随意笔法避实入虚,运用想象和联想将所题之物神话化,这使得辛弃疾的题壁词自成一体。
[关键词]辛弃疾;题壁词;写作动机;题材内容
从唐代开始,越来越多的文人将诗词题写在亭台楼阁等各种建筑物墙壁上,或是驿站、渡口的柱石上,平时游览胜迹,往往将一己之怀即兴书写在岩石粉壁上,供人赏玩评点或唱和。在辛弃疾生活的南宋孝宗至宁宗时期,题壁文学已经发展得相对较成熟,今邓广铭《辛弃疾词编年笺注》一书中载辛弃疾的题壁词有27阕之多,其中明确在题序中指出是书写在粉壁岩石上的是8阕,另外的皆是为建筑物所题之词,虽没有材料确定其通过题壁这种形式进行传播,但究其写作因由与功用,仍可以将其归入题壁词的研究范围之内。
辛弃疾所作题壁词,写作动机比照之前的文人题壁词的书写更显复杂,不再是单纯的“发乎情”之作,夹杂了一部分应酬之作与他人请求之作。在题材内容上,前期创作数量较少,侧重于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无奈与历史的兴亡感;后期闲居田园时,题壁多关注个人际遇、家庭琐屑和田园农事,贴近生活,饶有趣味。而辛弃疾的题壁词创作,不仅秉承着唐宋题壁作品一贯的随意性和真实性的风格,更在题壁时将眼前的景色进行虚化,使其作品往往超脱了本来要描写的景致,而更多地倾向于抒发他的情感和表现想象力,以随意的笔调对于真实性的突破成为辛弃疾题壁词最重要的特点。
一、抒写目的和动机
王兆鹏先生认为,题壁和观看题壁就如同现代的人上网发帖,因此题壁词具有开放性、自由性、即时性、无偿性四大特点和发现人才、反映诉求、广告促销三大效应。(1)辛弃疾的题壁词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情之所至不吐不快的率性表达,这一部分作品才思灵动,情感丰沛,具有相当的艺术感染力。
完全敞开怀抱写一己思绪的作品以《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最为著名,这首词写于辛弃疾闲居信州、往博山去的途中,少年之时“为赋新词强说愁”(2)的情怀在如今识尽愁滋味之后,反而显得说不出道不明,无法用语言来确切表达,便只能欲说还休,很有陶渊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之意。这首词之所以为后世称道,便在于辛弃疾采用浅显通俗的口语,道出了人生的况味。有别于辛词中其他以文为词的大段铺叙,这首小词显得情意直白,更见辛弃疾对少年时的自己无奈而又悔恨的复杂感受。而这种不加掩饰的情感流露,正是题壁发生的直接原因。
《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一词,辛弃疾在酒精的催化作用下,将“弦断知音少”(3)的幽怨之情奋笔疾书在雨岩,借用了楚辞中娥眉遭妒的典故,自悲年华渐老而无用武之地,字字句句无不是酒后真言,醉酒之后情不能自已,因而感人至深。
作为一种自由开放地抒发自己真情实感的作品,题壁词确实以表达自身情感的主动创作为主,但是当题壁词慢慢开始承担发现人才、广告促销等多样化的社会功能之后,就不再简单地用于文人抒发情感,应酬客套之作和他人请而作也就出现,这类作品在辛弃疾的题壁词中也出现得比较多。相对于率性自然地抒发性情,这类作品显得迂回深婉得多,真情实感也相对较少。
辛弃疾应他人所请而创作题壁词的时候,就需要满足求词者的意愿。《木兰花慢?题上饶郡圃翠微楼》作于庆元年间,是信州地方官赵伯瓒请辛弃疾为其所建的翠微楼所题之词,辛弃疾在词中对赵伯瓒建楼大加赞誉,“父老愿公欢。甚拄笏悠然,朝来爽气,正尔相关。难忘使君后日,便一花一草报平安”(4)之句对于地方官受到百姓的爱戴有直接的描述,这也就肯定了赵伯瓒的政绩,以及赵在任期间民心所向的和谐景象,不难想象,赵伯瓒拿到辛弃疾这样一阕题词,必认为辛弃疾不负其所望。
另外,辛弃疾在应酬客套而题词的时候,也理所当然地把应酬的效果放在第一位。作于开禧二年(1206)的《归朝欢?丁卯岁寄眉山李参政石林》一词,所题的建筑是辛弃疾并不熟悉的李参政李壁家乡故宅石林,远在四川眉山,辛弃疾于开禧二年(1206)差知绍兴府、进宝文阁待制,又进龙图阁待制、知江陵府,令赴行在奏事(5),免不了与当时朝廷大员有所应和,因此在此词中,以苏洵父子比李焘、李壁父子皆才俊,又多次使用嵇康等人之典,以题石林故宅而赞美李壁,溢美之辞中似有阿谀之意,精致典雅但并无情意,纯乎应酬之作。
辛弃疾作题壁词明显出于以上三个不同的目的,这也就决定了作品的风格和质量有所区别。以己之手写己之心的作品,在情感酝酿和表现等方面都有动人之处,毕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