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四川药材物流空间格局研究.docVIP

民国时期四川药材物流空间格局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国时期四川药材物流空间格局研究   【摘要】民国四川药材物流活动遍布省内外,物流中心有成都、重庆、万县、灌县、宜宾、中坝、合川等地。药材出口,在抗战爆发以前,鄂西及川东、川东南等地药材运万县沿长江出口,而青海、甘肃、贵州、云南及川省其余地方的药材运重庆沿长江出口。抗战爆发后,长江航运受阻,省外及川内药材都运抵重庆,转西南出口。四川药材物流空间格局形成与四川药材产地分布、药材供出口及四川交通条件等因素密不可分。   【关键词】民国时期;四川药材;区域物流;空间格局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4)02-0113-5   民国四川的药材产地几乎分布全省,然四川的平原区、丘陵区、山地区、高原区、西南高山峡谷区各自然区的产量不一样,川西北因山地作物稀少,药材产量尤其丰富。民国四川药材因产量、交通条件等方面的差异而呈现出物流空间差异。以往对民国四川药材研究集中在史学维度的药材贸易、药材市场内容,缺乏从地理空间维度来考察研究。本文从地理空间角度研究民国四川盆西平原区、盆中丘陵区、盆周山地区、川西北高原区、川西南高山峡谷区五大自然区药材物流空间格局与变迁,探求出民国四川药材物流的空间格局与成因。   一、盆西平原区药材物流空间格局   1.以灌县为药材集散中心,物流空间范围主要在青海、高原区、平原区、丘陵区,物流流向是由青海、高原区运销灌县,再由灌县分水陆两路经丘陵区而达重庆出口。   灌县为盆西平原区药材集散中心,药材供给地:一为本地自身的大宗生产,据1932年统计,灌县出产的四川特有的川芎就达1096419斤,另外青海的一部分药材集中灌县,灌县本地产川芎30余万斤、泽泻5万余斤、芋片1万余斤运成渝出口。   灌县药材的输出,分水道和陆道,水道经赵家场、嘉定、叙府、泸县、合江、江津而达黄沙溪;陆道经成都、简州、乐至、安岳、青木关而达重庆。据民国31年县府统计报告估计数字,川芎出口数量为1950000市斤、泽泻为850000市斤,运销国内外各地;因抗战军兴,销路受阻,年来出口数量大减。   2.以成都为药材物流输出地,药材物流流向省外的湘潭、定州、樟树、香港、潮州、上海、昆明等地。   在平原区,成都市有大量药材输往省内外。抗战前,成都全年有川芎约400000斤、泽泻约900000斤销行湘潭、定州、樟树,贝母约14500斤行销香港、潮州、上海,虫草约50听行销上海。   抗战期间,云南的官办马帮每次出动多达六百余头,从昆明运物来成都后,返程运药材等回昆明。   3.盆西平原区其它地方药材物流空间范围主要在平原区、丘陵区,药材由灌县等地输往赵家渡,赵家渡输往成都、内江,崇庆输往重庆、上海等地。   赵家渡药材的输入输出,在民国34年2月,其来源地之一为灌县,输往成都、内江50担,数量不多。崇庆全年有川芎1000000F、泽泻50000听等药材运销上海、重庆。邛崃年产五椿子2560公斤,运销成都;产大黄2500公斤,运销新津、双流、蒲江等地。   二、盆中丘陵区药材物流空间格局   1.以江油县中坝为集散中心,物流空间范围主要在盆中丘陵区北部,药材由甘肃及北川等地输往中坝,主要经水陆两路运重庆出口,有少部输往赵家渡。   中坝为涪江航运终点,上游的木材药材,集散于此,贸易繁盛,是四川四大名镇之一(太和、三汇、白沙),江油经济重心所在。19世纪30年代以前,甘肃的文县、武都、西河、礼县、岷州、洮州等地的中药材运销中坝(江油);甘肃及北川等地所产当归多集中于中坝,后运渝出口;中坝药材运出分水陆两道,水道:潼川-太和镇-遂宁-野猫溪-东安县-太河坝-安居-合川-北碚-重庆。陆道:潼川-射洪-遂宁-青木关-佛图关-两路口-重庆。中坝有药材输往赵家渡,如民国34年2月,赵家渡药材来源地之一为中坝。   2.以合川为集散中心,物流空间范围在盆中丘陵区中部,由渠县、绵阳、中江、中坝、广元、碧口集中地药材运出的水道及渠县的陆道,都经过合川达重庆。   盆中丘陵区中部药材流向的具体隋况如下表:   3.以宜宾为集散中心,物流空间范围主要在盆丘陵区南部,药材由川西南、川南及滇黔两省北部集中宜宾后沿长江流动。   物流发生在川西南、川南及滇黔两省北部一带。川西南及滇黔两省北部所产药材均集中宜宾,苡仁由长宁运销江安、宜宾。   物流分布在长江沿线之间,如据抗战以前的调查,叙府集中地的药材经过江津运到黄沙溪;犍为姜黄全年销宜宾、巴县、上海1007担,五槽子销宜宾、上海约4500担。   4.以重庆为药材物流集散中心,物流空间范围遍及川省与省外、国外,药材由川内各地运集重庆而出口。   重庆为西部最大的药材物流集散地,“川药贸易门户,各种药材交易,咸集中于此”,盆中丘陵区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