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髁状突骨折治疗方法地研究.pdf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下颌髁状突骨折治疗方法的研究 王超凡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416100) 自1997年2月以来,笔者对下颌骨髁状突中低位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小钛板坚固内固定, 配合使用橡皮圈牵引的治疗方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l一般资料 例;5例为双侧髁状突骨折,10例合并上颌骨和/或下颌骨折;受伤后2h2周内手术。症 状:除l例咬合关系基本正常外,其余分别有不同程度的患侧开胎、前牙开殆、后牙早接触、 肿痛等。经CT冠状位平扫,颌骨曲面断层片,下颌开口后前位X线片确诊为髁状突中低 位骨折。 2治疗方法 动力系统为达沃牌TCM3000型手机,材料为西安中邦公司生产的四孔小钛板或四孔带 桥小钛板,钛钉、钻针及螺丝刀均为同厂配套产品。手术均在鼻插管全麻下进行,先行上、 下颌牙弓夹板固定。采用患侧颌下2cm或颌后切口,长约3--5cm,l例采用了耳前切口。 根据骨折的位置、复位难度设计切口线,美兰标示,1%普鲁卡因或l%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 醉,以减少出血及手术的刺激,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后,于颈阔肌下向上翻起,锐性离断 嚼肌附着并上推嚼肌筋膜暴露下颌角,骨膜下分离至骨折线区,尽可能暴露术野,有的髁 状突断端移位较为明显,仔细寻找复位,依照复位髁状突的外形,钛板成形使其自然贴合 骨面,位于髁状突的后外侧缘,先固定上端,复位后固定下端,钛钉要求穿透双侧皮质骨。 固定后下颌自然运动无障碍,创面止血关闭加压包扎48---72h,术后第l天根据咬合关系恢 复的情况,选择性颌间橡皮圈牵引l周,咬合关系恢复良好,术后尽早让患者张口锻炼, 循序渐进,一般术后2d开始。对于合并上、下颌骨折者,髁状突固定后,常规进行钛板内 固定。术后l周照X线片后出院,3个月门诊复查照X线片。 3+治疗结果 术中骨折都基本对位,术后咬合关系即恢复正常者14例,6例颌间牵引2-7d后恢复 正常,7d后伤口均甲级愈合拆线,面部肿胀逐渐消退,外形恢复正常。术后均有不同程度 的张口受限,经张口锻炼后,16例恢复正常,3例轻度受限。7d照X线片骨折对位良好, 3个月X线片复查(颌骨曲面断层片,下颌正侧位片),骨折愈合良好,视为治愈,治愈率 为95%.1例术后形成关节强直,二次手术。 4讨论 髁状突骨折门诊较为常见,下颌骨折合并髁状突骨折的比例各家报道不同,北京大学 口腔医院统计为31%,我院统计为25%。下颌骨髁状突与颞骨关节凹共同构成颞下颌关节, 其骨折的治疗意义不仅在于髁状突自身的破坏和愈合,更重要的是整个关节功能的恢复, 骨折的解剖复位是这一切的基础,切开复位是达到此目的较好方法。 髁状突受翼外肌、颞下颌韧带、茎突下颌韧带、蝶下颌韧带等影响,中低位骨折后移 ·144· 位或受力较为明显,有的突破关节囊移向颅中凹,单纯采用磨牙后区垫厚、颌间牵引的方 法,效果不佳。小钛板坚固内固定从生物力学上能达到中和张力坚固固定的目的,从张口 度、咬合力、体质下降、语言、功能稳定及肺功能改善方面均优于颌间固定。 此法适合髁状突的中低位骨折:骨折伴异物或向颅中凹移位者;髁状突脱位性骨折, 咬合关系错乱者;双侧髁状突骨折,升支垂直高度降低,前牙开殆,至少一侧行手术复位 固定。 手术选择时机以伤后立即手术或伤后5-7d为宜。对于时间较长的骨折,由于软组织 的瘢痕挛缩,骨折暴露较困难,需适当延长切口,可以游离腮腺下极并上推,同时切开下 颌升枝后缘的腮腺鞘深筋膜增加升支表面软组织可提拉程度。由于解剖的缘故,髁突骨折 后脱位常向关节凹内侧移位,周围有颌内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等重要结构,所以骨 折复位操作要轻柔小心。 由于翼外肌附着于髁状突髁前内侧,所以功能状态下髁突颈前内侧表现为压应力,后 外侧为张应力,按生物力学原侧小钛板应放在张应力处,即后外侧缘,否则会影响固定的 稳定性,致骨折移位甚至固位失败。对于下位骨折,由于翼外肌止点距骨折线支点远、力 距大,通常要求在髁状突颈前和乙状切迹中做补偿固定。 l例失败患者右侧髁状突骨折移位并不明显,关节囊也无严重破坏,张口受限是因术后 患者拒绝张口训练。对于双侧髁状突骨折移位较为明显者,术后正常锻炼张口度也能恢复 至2cm以上,所以术后要求患者尽早张口锻炼。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美容治疗的探讨 张瑛周瑞庆刘伟弘张瑾良葛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1:7腔科(200092) 目的血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