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统道德资源在感恩教育中的利用
摘要:“感恩”是一种回报。“孝”在中国文化中体现出感恩意识,规范着人们的德行和评判标准。在中学教育中结合以“孝”等为主的道德资源开展感恩教育,能促进人的发展。
关键词:感恩教育道德资源人才培养
中学政治课的任务是既要学生把握相应的政治理论基础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所以中学政治课肩负着重要的育人责任。做人从何做起?教育界及学术界所注重的感恩教育实际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的很好的起点,而传统道德资源又起着重要作用。
一、感恩教育在现阶段凸显必要性
“感恩”是个舶来词,“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给出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美国基督教有一个节日叫“感恩节”,这个节日源于北美英国殖民地普利茅斯,该地居民于1621年获得丰收后,举行感谢上帝的庆祝活动,后经美国总统华盛顿、林肯等定为全国性节日,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举行。届时,教堂举行感恩礼拜,家庭也举行集会,通常共食火鸡,以纪念其祖先开发美洲新大陆时食用野火鸡的往事。
感恩是美德,“忘恩负义”是违背道德的可耻行为。人生的杠杆是精神,精神的支点是感恩,只有有了感恩的思想,人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力量。“感恩”是一种回报。母亲孕育了我们,又用乳汁哺育我们长大成人。母亲从不希望她得到什么,但是我们必须明白“感恩”。实际上,“感恩”的对象包括一草一木,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草一木对我们都有恩情。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外来受多元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与美德被淡忘和受到一定冲击,甚至“感恩”一词现在在有些人看起来已经过时了。
2008年4月29日的《中国青年报》上刊登了一篇报道:《他们为何忘掉恩人》,讲的是沈阳沈河区84岁的老人王儒臣节衣缩食13年捐资数万元,先后资助了40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其中有10名是大学生。老人如今双目失明,卧病在床,却从未收到受其恩惠而完成学业的大学毕业生的来信,更别说来人探望了。还有已逝的“感动中国人物”——深圳歌手丛飞耗资300万元,资助178个贫困学生,而当他重病住院时,受过资助的个别大学生就在深圳工作,也没去看他。
社会感恩意识的缺失,还表现在学生对父母无私付出的漠视和茫然,对母校的冷对甚至痛恨,对老师的辛勤付出的“淡定”,对“奉献祖国、服务社会”的嘲笑。这不是局限于少数人和个别现象,其影响不容低估,其危害会导致人性的自私、人情的冷漠、社会道德的滑坡。不知感恩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使一个人融入社会的过程变得缓慢而曲折。
二、基于传统道德资源开发下的教育策略
“感恩”是一舶来词,但这并不代表中国文化中没有感恩意识。中国在西周的时候就强调“尊宗敬祖”、“孝敬亲友”、敬老养老,等等;历代的进步人士也不断地呼吁感恩教育。所以我以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感恩教育的资源,当代的感恩教育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可以借鉴到可资利用的思想之源。忠孝的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和根本的感恩教育资源,在今天的学生教育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孝的观念作为道德观念,以人伦道德为中心,在中国历史上流传悠久。孝是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最为主要和最基础的行为规范,无论儒、佛、道等思想体系都涉及孝的义理。它无论对于社会上层精英或是社会下层民间,都有着悠久至深的影响。所以中国传统的孝观念是当代感恩教育绝好的可资利用的道德观念。
两千多年来,“孝”不仅影响着中国历代的统治者,使他们非常重视“孝”的作用,而且规范着人们的德行和评判标准。“孝”源自古代社会对先祖亡灵的怀念与追思的朴素感情。它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随着血缘关系的明确和私有制的产生,子女继承了父母的财产,为了表达对父母及长辈生育抚养的感恩、崇敬和哀思之情,便产生了“追孝”、“享老”、“孝享”、“孝祀”的观念。
孝观念的本质含义就是感恩和回报。在西周典籍及铭文中,已对“孝”有记载,甲骨文中的“孝”字,是一幅小孩搀扶老人,服侍之状。《尔雅·释训》说“善父母为孝”,即善待父母就是孝。《说文解字》对孝的解释为“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由此可见,孝观念充分表现为晚辈对前辈的伺候、敬重、继承和追忆,等等,从“追孝于前人”的祭祀的意思开始到赡养父母。
从逻辑性来看,孝观念首先表现为子女对父母的供养,保证父母在年老之后有稳定的物质生活保障。因为物质生活资料是人类生命延续的基础,所以这对于任何一个子女来说都是最为基本的。但是在儒家思想家看来,孝观念如果仅仅只是物质上供养父母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当子游问孝时,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这是批判当时的人们把能够养活父母就看作是孝子的错误观念。孔子打比方说,狗马都要养活,如果对于父母,只是养活,这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大作业:如何理解“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我们应如何加强作风建设?.docx VIP
- 教师实习心得:教育反思与教师实习心得:有效的教学离不开有效的反思合集.doc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全文.pdf VIP
- 代数式的值-新浙教版-七上数学.pptx VIP
- 浙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特殊三角形》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困难).docx VIP
- 浙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特殊三角形》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标准困难).docx VIP
- 村两委换届调研报告大全一.doc VIP
- 2024-2030年中国面食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docx
- 《护士条例》落实情况监督检查表.docx VIP
- 中国宠物行业2025年宠物医疗市场发展趋势与挑战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