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弟子规》看“孝”的三重境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弟子规》看“孝”的三重境界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启蒙经典《弟子规》,用简单质朴的语言阐述了“孝”的三重境界。其中,敬养父母是孝的原初境界,是其他道德原则的伦理基础;忠君爱国是孝的扩充境界,体现了孝与忠的完美结合;爱众亲仁是孝的升华境界,体现了孝与仁、爱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弟子规》孝境界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位列“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首。   在古人看来,履行孝道是道德的根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1。但是,由于受“五四”以来“打倒孔家店”的影响,加之市场经济的冲击,当前人们对“孝”存在很多狭隘、片面甚至错误的理解。本文以《孝经》和《弟子规》为依据,尝试性剖析“孝”的三重境界,以期完整、准确地理解“孝”的含义。   《孝经》借孔子与曾子的问答,提出了“孝”的三重境界:“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2事亲,即敬养父母,是孝的原初境界,也是其他道德原则的伦理基础;事君,即忠君爱国,是孝的扩充境界,体现了孝与忠的完美结合;立身,即爱众亲仁,是孝的升华境界,体现了孝与仁、爱的有机统一。《弟子规》则以简单质朴的语言,分别阐述了“孝”的三重境界。   一、孝的原初境界:敬养父母   敬养父母是孝的原初意义,是忠君爱国和爱众亲仁的伦理基础。按照《弟子规》的论述,敬养父母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先,生事爱敬、死事哀戚,养父母之身。为人子女者,在平时要多关心父母的饮食起居,做到“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根据季节和时令变化,积极、主动地满足父母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在父母生病时要悉心照料,做到“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照顾父母按时服药,注意父母生病期间的饮食禁忌,防止病情恶化;如果父母不幸去世,要按时祭祀父母的亡灵,做到“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其次,谨遵教诲、恭聆训勉,悦父母之心。为人子女者,在日常生活中要谨遵父母的教诲,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用恭敬的心态,及时回应父母的呼唤,努力落实父母的命令,严谨遵奉父母的教诲;在行为习惯上要顺承父母的心意,做到“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努力改正和去除那些令父母厌恶的做法或习气,让父母经常保持愉悦的心情;在处理兄弟姊妹的关系时要团结和睦,做到“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大家相互尊重、相互礼让。   再次,弘扬美德、劝谏过失,厚父母之德。为人子女者,要努力继承和弘扬父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启蒙经典《弟子规》,用简单质朴的语言阐述了“孝”的三重境界。其中,敬养父母是孝的原初境界,是其他道德原则的伦理基础;忠君爱国是孝的扩充境界,体现了孝与忠的完美结合;爱众亲仁是孝的升华境界,体现了孝与仁、爱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弟子规》孝境界   母的美德,牢记“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做到“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弘扬和彰显父母的美德与教诲;如果父母在思想或行为中存在某些不妥当的地方,要善巧方便地予以规劝,做到“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以恭敬、柔顺的语气和态度,努力劝谏父母改正错误,当劝谏不奏效时,仍然要保持耐心和恭顺,做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二、孝的扩充境界:忠君爱国   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里,“孝”并非单纯局限在子女与父母之间,而是可以扩充和迁移的。“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3“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4在当代社会,“忠君爱国”早已没有了封建时代“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专制和愚忠色彩,取而代之的是对国家的忠诚、对事业的热爱和对领导的尊重与服从。《弟子规》作为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其可贵之处在于:它没有泛泛地空谈“忠君爱国”的口号,而是从人们的日常行为入手,把忠孝思想贯穿在待人接物当中,体现在人们履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上。   在对待各级领导方面,《弟子规》要求人们“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保持谦虚和恭敬的态度;“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注意必要的礼节礼貌;“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运用合适的语音语调。在处理与同事的关系时,《弟子规》要求人们“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努力向思想进步、业务精良的同事学习;“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时时警醒自己,忠于职守,发奋工作;“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不介入同事之间蜚短流长的议论,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情。在对待本职工作上,《弟子规》要求人们“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耐心细致地完成上级部门交给的各项任务,既不拈轻怕重,又不粗心大意;“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勇于正视自己工作中存

文档评论(0)

过河的卒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