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边让考论
刘志伟
关于边让,《后汉书·文苑传》有传。但传中全载其《章华
台赋》和蔡邕《荐举边让书》,对其生平事迹,仅粗述五大阶段
履历:少辩博;能属文,作《章华台赋》;为大将军何进征召,署
为令史,并为其府掾孔融、王朗等所羡服;颇受议郎蔡邕敬重,
并亲为何进写信荐举他作更高级职务,后屡以高才擢迁,出为
九江太守;初平中辞官归家,曾轻侮曹操,建安中为操所杀。
其他相关存世史料较少。自清代以来,顾炎武、惠栋、刘汝霖、
陆侃如、曹道衡、沈玉成诸家,或钩考其生平行事,或辨证史载
疑误,虽功不可没,仍较简约。今拟在诸家基础上,以对边让
年岁的考辨为主要线索,对相关存世史料再予综合考论,尝试
从最大限度意义层面,把握边让“全人”,也修正我们对边让所
持有的模糊、偏执看法。
先来寻找确认边让年岁的基点。
我们发现,蔡邕的《荐举边让书》(以下简称《荐书》),包含认
知边让年岁的重要信息。
后世对蔡邕《荐书》不无异议。见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
520古代文献的考证与诠释
《蔡邕传》谓邕亡命江海,积十二年。中平六年,灵帝
崩,董卓为司空,辟之,称疾不就。卓切敕州郡,举邕诣府,
邕不得已,到署祭酒。而《文苑传》有议郎蔡邕荐边让于大
将军何进一书。按中平元年,黄巾起,以何进为大将军,正
邕亡命之时,无缘得奏记荐人也。
但惠栋《后汉书补注》卷十八的驳正更有力:
此书载《邕集》中,末云邕寝赢匍匐拜寄,不敢须通,则
邕未尝亲奉书也。邕虽亡命,传称其往来太山羊氏,不必专
在吴会。荐贤为国,寓书于进,亦无不可。顾氏以为无缘荐
人,过矣。
故陆侃如《蔡岜与何进书荐边让》认同惠栋的驳正①;曹道
衡、沈玉成《蔡邕“远迹吴会往来依太山羊氏”解》以同样理由,举
蔡邕自光和三年至中平六年问,所撰碑、诔、哀、吊之主皆为朝中
大官贵人,认为应活参本传关于蔡邕“亡命江海,远迹吴会,往来
依太山羊氏,积十二年”的说法②。
确认蔡邕《荐书》为真,则其荐举边让而使用颜回、子奇旧
典,就值得予以高度关注。
褒称年轻英彦为颜回、子奇,是两汉尤其是东汉时代的习惯
用语。单独指称,视具体情境而用法灵活;对举二人,则始于东
汉顺帝时代,并关涉荐举孝廉限年四十以上的特定政策背景,不
但是当时对话、争论的重要话语资源,也具有固定的特指意义。
《后汉书·左雄传》记载,阳嘉元年(132),尚书令左雄深察
蹈虚荐举之弊,上书建议“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
诣公府,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并以“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
边让考论 521
拘年齿”,作为必要补充。这一建议遭到一些大臣的激烈反对。
如《后汉书·胡广传》记载,尚书仆射胡广、尚书郭虔、史敞就曾
联名上书反对。而其举“甘、奇显用,年乖强仕;终、贾扬声,亦在
弱冠”,“甘、奇”之“奇”,就指子奇。顺帝采纳左雄建议,诏书则
将“不拘年齿”之例补充、固定为颜回、子奇二人。《后汉书·顺
帝纪》:
(阳嘉元年冬十一月)辛卯,初令郡国举孝廉,限年四十
以上,诸生通章句,文吏能笺奏,乃得应选;其有茂才异行,
若颜渊、子奇,不拘年齿。
对举颜回、子奇,也可视为顺帝对反对者提到甘、奇等人的
一种回应与修正。故《后汉书·郎颉传》记载,阳嘉二年(133),
郎颉遵照顺帝诏书标准,上书荐举黄琼、李固,就呼应诏书对举
用法:“颜子十八,天下归仁;子奇稚齿,化阿有声。”而荐举孝廉
新法的执行,本年还引发左雄与徐淑关涉颜回、子奇话语的争
执。仍见《后汉书·左雄传》:
广陵孝廉徐淑,年未及举,台郎疑而诘之。对曰:“诏书
日:‘有如颜回、子奇,不拘年齿。是故本郡以臣充选。’’’朗
不能屈。雄诘之日:“昔颜回举一知十,孝廉闻一知几耶?”
淑无以对。乃遣却郡。
上举各例的对举颜回、子奇,都是针对孝廉限年四十以上的
荐举政策。明了这一点,就可发现,蔡邕《荐书》的“若以年齿为
嫌,则颜回不得贯德行之首,子奇终无阿宰之功”,重提顺帝时代
颜回、子奇旧典,有其特指意义。即含蓄针对大将军府严格比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