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物抗病性研究进展与前景.doc
植物诱导抗病性研究进展
摘要:植物诱导抗病性是当前植物病理学中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为了系统而深入的了解植物抗病性,本文笔者从植物诱导抗病性的诱导因子及诱导机制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植物诱导抗病性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植物诱导抗病性;诱导因子;诱导机制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 of the Induced Plant Disease Resistance
Abstract: Study of plant disease resistance is one of the key subjects of plant pathology. In order to have a deep and systemic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plant disease resistance,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briefly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on plant disease resistance.
Keywords: induced plant disease resistance; induced factors; induced mechanism
植物病害种数繁多,一般而言,植物在其整个生长期内都会遭受病原物不同程度的侵害,其给人类生产造成重大的影响,长期以来,化学农药以其高防效、低成本、见效快等优点,成为人们防治农作物病害的主要方法,但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水体、土壤、大气受到污染,农产品有毒残留物质增加,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及人类的健康受到严重危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性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寻求新的无污染、无公害的防治植物病害的方法成为当务之急。植物诱导抗病性为植物病害的防治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成为植物病理学的一个全新领域。所谓植物诱导抗病性,即利用诱导因子激发植物自身的抗病性,使其产生抗菌物质,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其具有抗性稳定、持久、环保等优点。笔者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植物诱导抗病性的研究进展予以概述。
1 植物诱导抗病性因子
1.1 生物诱导因子
生物诱导因子包括非致病菌和弱致病菌、菌体的培养液及细胞提取物等。有的腐生微生物也可作为生物诱导剂。Meyer研究发现,哈茨木霉T39不仅能抑制灰葡萄孢的生长,而且能诱导植物产生抗性。Peer等发现Pseudomonas sp.可诱导康乃馨对枯萎病产生抗性,处理后植株死亡率减少50%。商闯等报道,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培养滤液能够作为激发子来诱导玉米获得抗性。Alstron报道,P.fluorescens可诱导菜豆产生系统抗病性,抵抗菜豆早疫病菌的侵染。Leeman报道,P.fluorescens及其代谢的多聚糖能诱导萝卜抗枯萎病,降低植株死亡率。郭桢等发现,弱毒菌株尤Ⅱ对小麦条锈病抗性有诱导作用。
1.2 化学诱导因子
1.2.1 水杨酸 水扬酸(Salicylicacid,SA)是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小分子酚类物质,化学名称为邻羟基苯甲酸。水杨酸不仅参与因病毒感染而发生的系统获得性抗性,还涉及细菌和真菌性病原所引发的系统获得性抗性,水杨酸被认为是植物内源类信号分子,可触发病理相关蛋白的基因表达。
1.2.2 BTH BTH能够诱导植物产生抗性,可诱导与植物抗病防御有关基因的表达及PR蛋白的产生,有激活植物保卫系统的作用。
1.2.3 寡糖和聚糖 植物和微生物细胞壁在特定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寡糖片段,这些寡糖片段在植物中可作为早期信息分子,对植物的抗病菌侵染、生长发育、形态建成等有着重大影响。
1.2.4 其他化学因子 Ca2+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营养元素,不仅在植物第二信息系统中起关键作用,还参与植物的抗病性。另外一些化学药剂也被应用于诱导抗病性研究中,如甲基茉莉酸、苯丙噻重氮、草酸等,其中茉莉酸类物质被认为是植物抗病防卫反应的内源及中间信号分子。
1.3 物理诱导因子
1.3.1 温度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适当改变环境温度,温度能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高温诱导抗病性在作物和蔬菜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大麦感病品种幼苗经过50°C处理30~60s后,明显抑制大麦白粉菌(Erysiphe graminis f.sp.hordei)的侵染,短时间(30~40s)处理只能引起暂时的保护,而长时间(50~60s)处理则抗病性更强。低温也能触发植物体内在的抗病防御机制,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
1.3.2 光 可见光对植物没有诱导作用,而紫外光对植物抗病性有明显诱导作用。
1.3.3 低湿 有关低湿诱导植物抗病性近年也有研究。M.Achisi(1985)报道渗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