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子与墨子思想对公平和谐社会构建与启示.pdfVIP

论老子与墨子思想对公平和谐社会构建与启示.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老子与墨子思想对公平和谐社会构建的启示 季雅群 唐丽丽 (山东交通学院文法学院,山东济南 250030) 【摘 要】;本文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来探讨老子墨子思想对当前公平和谐社会构建的启 示。本文提出和谐社会构建必须以每个人自我内心的和谐为前提、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和谐的物 质基础、社会公平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和谐社会的根本特征是合而不同等几个重要观点。 【关键词】:老子;墨子;和谐;公平;和而不同 当前社会,物质生活已取得极大进步,相对应的文化精神生活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差距很大, 有些人的精神生活表现相对滞后,有些人价值观多元复杂而又混乱驳杂,生命体验多样多重,不 少社会阴暗面不断被曝光,公平公正甚至受到怀疑,有人认为社会和谐似乎只能做为一种理想状 态。针对这种情况,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来重建、平衡个人与社会的价值体系,实现精神世界 新的和谐,是一个急需研究的课题。 一、个人自我内心和谐是人与人和谐的前提 社会和谐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自然坦诚、和睦友爱、幸福平等地共处,人 与人之间一种理想地沟通境界。儒家文化复杂的繁文缛节和过高的道德标准使得传统中国人性虚 伪,常常嘴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言行不一,人与人之间不是坦诚的朋友关系,而是相互欺压、 相互残害的不平衡关系,是主子奴隶关系,以致心灵扭曲阴暗,形成传统中国人的病态性格,中 国社会的阴冷气氛。鲁迅提出立人的主张,让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懂得科学走出愚昧的人、懂 得平等反对欺压的人、懂得爱人互爱远离自私冷漠的人、懂得坦诚撕掉虚伪的人,成为自然的社 会人。阿 Q 住的未庄是没有未来的,因为未庄人不懂得爱,强者对弱者的嘲弄、欺压,面对更强 大对手失败者自我的精神麻木 ,未庄人不是被欺负就是欺负人,没有第三种心理状态,未庄人的 心理永远处于不平衡、不和谐、不放松的分裂状态。未庄是传统中国农村社会的缩影,是一口中 国传统落后文化的大酱缸,每一颗心灵自出生就在里面浸泡着,久而久之再也冲洗不掉心灵的酱 味。祥林嫂住的鲁镇,一片阴冷气氛,祥林嫂活着越来越感受不到一点安全感、一点人情的温暖, 她在鲁镇一直蜜蜂一般勤奋地忙碌着,可心灵一直饥渴,鲁镇人扭曲的眼光逼死了祥林嫂,对于 祥林嫂的死鲁镇人浑然不觉。祥林嫂活着是痛苦的,而鲁镇人描述的死后情态更是可怕,祥林嫂 怎能不疯?一个健康、勤劳、自然、善良的妇女,就在这样一个不公正的世道无声地挣扎着,鲁 迅用祥林嫂映照出一个病态社会一群人格分裂的中国人。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未庄、鲁镇已 变得越来越遥远,成为中国人的一场噩梦。但遥远并不一定消失,今天的炫富现象、校园暴力事 件、食品不安全情况、贪污腐败、弄虚作假、不孝不悌现象比比皆是,中国人的精神似乎从一个 误区又走入另一个误区,从一种病态走向另一种病态,许多人进入一片新的精神荒原,鲁迅所渴 望的人至此依然没有立起来,中国人走出迷信的沼泽又踏入物质的深渊,无力自拔,究其原因, 西方物质享乐、物质至上思想摧毁了很多人的精神,冷却了很多人的情感,硬化了很多人的心灵。 我们需要重建心灵的坐标,其实,回头看看,那坐标已远远地立了很久,坐标上刻着天人合一、 返璞归真、和而不同、兼爱互利等等智慧的话语,我们需要重新阅读、回归、认识、思考,老子、 庄子、墨子离我们不是远了,而是越来越近了,不是模糊了而是更加清晰了。用他们的思想重建 我们心灵的和谐、精神的自然,我们就离和谐社会不远了。 社会和谐必须以每个人自我内心的和谐为前提,一个人只有自己实现心境平衡、平和、宁静、 自然、健康,才能真正与别人融洽相处。 自我内心达到和谐必须具备几点:良好的控制自己欲望的能力[不贪、有定力)、良好的不与 他人攀比的心态[一个人的幸福感常常取决于他与邻居的对比,欣赏学习别人,而不是嫉妒别人, 489 建立真诚良好的人际关系)、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能力[自省、自学、自我教育,不自我膨胀) (一)良好的控制自己欲望的能力,物质上不过于贪图享受,注重精神的丰盈。 老子认为“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1],就是说,堵塞嗜 欲的孔穴,闭其嗜欲的门径,终生不受所累;打开嗜欲的孔穴,终身不得安宁。适当地控制个人 的欲望,才

文档评论(0)

bhl0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