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磷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磷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pdf

-堇坐查盎丝!!!!笙蔓!塑璺蔓!!!塑 坠Q堡型型塑堕 绽 述 解磷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 李剑峰1‘2,师尚礼kp,张淑卿1’2 (1.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2.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一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70) 摘要:综述了解磷微生物肥料的研究概况,包括解磷微生物解磷能力及解磷机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解磷微 生物茵荆和菌肥的应用和发展。 关键词:解磷微生物;解磷机制;生物茵肥 中图分类号:$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03(2010)07—0001—05 磷对植物生长发育和成熟发挥着莺要作用,但是 以及对培育和充分发挥土壤生态肥力、保持农业生态 土壤中大部分有机磷和无机磷处于植物不能直接吸 环境平衡的重要意义。 收、利用的形态“1。使用磷化肥后由于土壤的固定化 1解磷微生物的研究概况 作用,大部分磷与土壤中的ca2+、Fe2+、Fe¨、Al“结1935年前苏联学者蒙基娜从土壤中分离到一种解磷 合,形成难溶性磷酸盐忙一,出现了肥效下降、利用率 巨大靳黼(Bacillus megatherium 降低等现象。长期大量的使用化肥会明显造成土壤板 解核酸和卵磷脂的能力很强,接种于土壤中能提高 结、土壤保水力下降、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等不良 土壤的有效磷含量。据报道,接种后土壤中有效磷 后果。而解磷微生物产生的植酸酶、核酸酶和磷酸酶 能提高15%以上‘4I。1955年,陈廷伟等从北京小麦根 等加速了植酸、核酸、磷脂等含磷有机化合物的分 际土壤中分离出一种产酸性无孢子杆菌(Bact.sp.) 解,其分泌的有机酸可与无机磷进行螯合p-,使难溶 磷转化成为有效磷,可以促进磷素释放,提高植物磷 际土壤的分析表明,根际微生物中有54%具有溶磷作 素营养。将解磷微生物作为生物肥料,生产成本低, 用161。尹瑞龄在南京郊区和徐州地区分离到多株磷细 应用效果好,不污染环境,施用后不仅能使农作物增 产,而且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 数量有很大的差异,大部分解磷微生物出现在植物根 高土壤中磷的利用效率,节肥增产,并有改良盐碱地 量受土壤物理结构、有机质含量、土壤类型、土壤 收稿日期:2010—03—16 肥力、耕作方式和措施等因素的影响州。Sundara和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西北优势和特色牧草生产加工关键 技术研究与示范”(2007BAD52806)、“奶牛优质饲草生产技 术研究及开发”(2006BAI)04A04)、“优质抗逆专用草新品种 酸三钙的效率高达19%,其中解磷能力最强的是巨大 选育”(2006BAD01A19)、农业部行业专项“人工草地优质牧 草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nyhyzx07—022)项目资助 有近50%的解磷菌失去了解磷能力“21。1988年尹瑞龄 作者简介:李剑峰(1979一),男,甘肃天水市人,博士研 究生。研究方向为牧草种质资源和微生物制荆。 对我国旱地土壤解磷菌的种群和数量进行了研究。刘 t通讯作者 万方数据 绽 述 坠Q堡型型塑堕 !!!!堡蔓!塑望蔓!!!塑茎些鱼宣整- 解磷细菌制成菌剂施入土壤,利用该菌生长繁殖过 程中产生的代谢酸分解土壤中的难溶性磷,经该菌 接种的小麦增产率达10.4%,绿豆增产率达23.8%。 1998年林凡等报道水稻经联合同氮菌的浸种后,在孢杆菌属“7l。 全国l2个省市的应用结果表明,该菌

文档评论(0)

gacz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